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38|回复: 0

半个文化圈齐贺“昆曲义工大队长”白先勇八十大寿

[复制链接]

2230

主题

0

回帖

78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09
发表于 2017-3-15 21: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半个文化圈齐贺“昆曲义工大队长”白先勇八十大寿
2017年03月15日 11:02:20
来源:凤凰文化 作者:王川玫




凤凰文化讯(王川玫报道)已是80岁高龄的文学大师白先勇,在这个春天为大陆文学爱好者带来一阵强劲的文学旋风, 整个三月的大陆文化圈被他狠狠刷屏:由白先勇担任总策划苏州昆剧院制作的又一部大戏,新版昆曲《白罗衫》开启名校巡演,白先勇携该戏走进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与观众见面;新书作品《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由大陆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近日推出面世;《细说红楼梦》的音频版在豆瓣新推出的付费栏目“豆瓣时间”同步上线;而白先勇的个人传记电影《姹紫嫣红开遍》也首次来到大陆,该片被收入在由台湾目宿媒体拍摄制作的《他们在岛屿写作2》文学系列电影中,凤凰文化举办了本片在大陆的首次放映,并特邀白先勇与老友余秋雨展开对话;此外,白先勇更在高校开展了多场视频直播讲座。
戏曲、新书、电影、音频栏目、视频直播、知识付费,如此多标签贴在八十岁高龄的白先勇身上,难怪友人戏称他在一周之内火速成为“80后新晋网红”。密集的行程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白先勇举办了八十大寿生日会暨《细说红楼梦》新书发布会。知名作家章诒和、学者刘梦溪、陈平原、雷颐,媒体人曹可凡、许知远等白先勇在两岸的各界友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白先勇八十大寿生日蛋糕
白先勇感慨步入“80后”:心存感激 做爱做的事
白先勇一袭褐红色中式对襟夹衫,出现在生日会现场,寿星对到场的嘉宾致谢后便主动谈起自己步入“80后”的初体验:“孔老夫子在七十时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但没讲八十。我到了八十,不用再听老夫子的了,我们自己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所以八十岁的时候我感觉到非常轻松,而且心存感激。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艺术、文学、文化,上天真的对我很宽厚,让我有机会追求自己觉得有意义、有兴趣的事,而且很多朋友真是下凡的天兵来帮我,我一个人是绝对完成不了这些大事。”
知名作家章诒和与白先勇认识十余年,对于今天的白先勇,她如此评价:“态度,安安静静;说话,从从容容;办事,精精干干。弄杂志,写小说,教书,拍电影,搞昆曲,现在又研究起《红楼》来,让我佩服的不是他诸多的成就,而是他按内心所求去生活的那种自在状态,我要向你学习。”
白先勇的人生:漂泊之痛将他引向传统文化
走进今天的白先勇,绕不开他漂泊丰富的人生。1937年,出生于广西,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家中九子排行第八。幼时成长于南宁、桂林,1944年逃难至重庆,曾先后移居至南京、上海、汉口、广州,1949年迁居香港,1952年与父母团聚。1963年赴美留学,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中国语文文学并定居,1994年退休。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图书馆成立了“白先勇资料特藏室”,收录其一生作品的各国译本、相关资料与手稿。
作家章诒和
对于白先勇的一生,章诒和如此解读,“白先勇家世显赫,上层生活是他的童年印象。到台湾目睹了大陆人离乡背井、窘困挣扎,那种乡愁和伤感成为他的一种牢固记忆。后来去美国,他吸收西方知识,认识西方文化,但漂泊海外的无根之痛,强化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向往。所以他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和热爱贯穿到今天,也才有了他后面的许多作品。”
如此漂泊的经历,必将带来丰厚的回忆。台湾舞蹈艺术家林怀民先生曾这样描述白先勇的归属,“台北不是他的家,桂林也不是,哪里都不是,不是什么具体的地方,而是那一份深深的记忆和怀念。白先勇要回的家,其实就是计程车后面消失在黑暗当中的漫漫长路。”
著名学者赵珩对此也有同样感受,他认为白先勇的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且在中国文化传统的优雅文化之中。从《临川四梦》到《牡丹亭》,从《长生殿》到《红楼梦》,无一不是中国优雅文化。
众人评白先勇文学造诣:“天纵之才”有超一流“童子功”
作为当代台湾文学领军人物,白先勇著作丰盛,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舞台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父亲传记《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等。
媒体人许知远
这些作品也是知名媒体人许知远的心头好,他在生日会现场调侃自己在白先生这代人面前像个“野蛮人”。作为76年生人,承受了时代剧变的结果——社会和整个传统文化失去关联又修复关联,因此,他这代年轻人是在非常匮乏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读白先勇的文学作品,对他来说充满了诱惑,“这是一种流亡文学的诱惑,失去故有之物的那种漂泊感,包括中国文学中让我最着迷的部分——风云和风月的结合。每一次王朝转换,都可以看到经典的文学作品,南朝也好,明到清也好,1949年之后也好。白先生经历过这么大的一个时代转变,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此般风云和风月的变幻,以及情和巨大历史事件的关系。我多爱蔡琴唱的《最后一夜》,也曾特别去台北的大稻埕去找‘黑美人’酒家,迎着‘步履春台’牌匾走进去,想想当年“夜巴黎”是不是这个样子,这么一大群人凝固在一处,大家彼此交织辉映,在过往、现在和未来间充满了某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下,永远地斗争和纠缠,这是最动人的东西。”
对于白先勇的文字风格,章诒和分析到“先勇自幼的敏感、多思、内敛、韧性、悲悯、富于想象的气质,形成他的性格基调。后来的他又丰富了很多,比如他的谦和。前后加起来影响了他的文字。”谈及白先勇的文学成就,章诒和赞叹他有“童子功”,“是天纵之才”:“白先勇对国、英、史、地滚瓜烂熟,加上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对内心所思的表达,比童子功,他绝对是超一流。”她补充道,“先勇能非常圆熟地把西方艺术的技巧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表达融会贯通起来。他的作品,无论散文、短片小说、长篇小说,还是后来的戏剧,写人物、写时代、写场景,色彩斑斓、耐人寻味,当下和沧桑、历史性和现代性,在他这儿交融,这样的写作是属于历史的。”
学者黎湘萍
港台文学著名的研究学者黎湘萍总结道,“白先勇身上可以看到文化中国的缩影,他具有既古又今,又中又外的特质。在时间上,他穿越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在空间上,他横跨各地的经验都融入个人的写作和实践当中。”
“昆曲义工大队长”白先勇许愿:实现中华文艺复兴
白先勇对昆剧艺术一往情深,甘当昆剧‘义工’。2004年,由他担任策划、集合华语一流艺术家联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海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并促成北京大学成立“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随后,白先勇又策划了新版昆剧《玉簪记》,进入中国高校巡演,再次吸睛无数。十几年来,白先勇几乎成了昆曲艺术的代言人,他用自己在文学艺术上的影响力义务推广昆曲艺术。
本次大陆之行,白先勇带来了是由他担任策划、苏州昆剧院出品、昆曲艺术家岳美缇导演、梅花奖得主俞玖林担纲主演、青春版《牡丹亭》主力演员阵容出演的新版昆曲《白罗衫》,首演亮相便获得各界广泛赞誉。
媒体人曹可凡
著名媒体人曹可凡先生前来为白先勇贺寿,他回忆起一次印象深刻的采访经历,“2004年的隆冬,我到苏州去采访白老师,他裹着一件褪了色的军大衣,在苏州一个四面透风的烂尾楼里,和张继青老师、汪世瑜老师带着一批孩子排练青春版《牡丹亭》。当时他就希望能让这古老的昆曲复原、恢复原迹。十多年来,他坚持做,也做到了。在这十几年当中,我在昆剧院如流的人潮中,看到观众从白发变成了黑发。我心里非常感动,这是白老师率领所有的昆曲艺术家所作出的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邹红教授,从大学生角度给白先勇带动的“昆曲热”做了注解:“当初昆曲进校园其实很不容易,白先生用他作家的名义到各个学校去讲演,大学生来听白先生的讲演其实是为了他的文学,是喜爱他的小说、散文。但白先生不讲自己的东西,只是讲如何欣赏昆曲,昆曲对于民族、对大学生的需要。让学生通过昆曲,欣赏到中国古代艺术的诗词美、绘画美、雕塑美、音乐美、舞蹈美和表演美。白先生在推广传承昆曲上功不可没,并且把昆曲带到了国外。所以有人说:‘白先生是继梅兰芳先生后,让昆曲走出国门最有影响的人’。”
八十六岁的昆曲导演丛兆桓,梳理了他眼中的昆曲变迁,“像侯玉山是我十几岁开始学昆曲的老师,他们那时在演出的后面有一副对联:‘不惜歌者哭,但伤知音稀’。当时我十八九岁,心想:我们这一代学昆曲、演昆曲,要把昆曲搞好,十年之内改变这个情况。如今过了这么多年,我已经八十多岁,这个情况还没完全改变。我是在舞台上下前后摸爬滚打的,白先生跟我们不一样,他也是搞昆曲,但他是昆曲的义工团队领袖,这十几年时间,已经基本上改变了“歌者苦”和“知音稀”部分情况,这对昆曲和昆曲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日会现场,白先勇总结了自己的昆曲事业,他认为自己从严格说来不是“昆曲义工”,而是“昆曲义工的大队长”,因为在他背后有一大群义工:“这么多人来帮忙,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愿望,都有一种隐痛——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在十九和二十世纪时衰微不振,世界的文化发言权都被西方人拿去了。但我们有几千年辉煌的传统文化,我们是不服气的。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我们民族再来一次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创造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辉煌文化,我想二十一世纪应该是我们这个民族文艺复兴的时候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做一点事,整个民族的文艺复兴就有可能实现。”随后,白先勇许下生日愿望:希望我们民族的文艺复兴在这个世纪能够完成。
白先勇怒赞《红楼梦》:天下第一书
白先勇高呼《红楼梦》为天下第一书
本次的白先勇八十大寿生日会,同时也是《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新书首发仪式。白先勇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念《红楼梦》,把它当成枕边书,白先勇说:“这本书不论在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每十年再看都有不同感受,《红楼梦》是他的‘文学圣经’和‘文化百科全书’。”
白先勇在现场盛赞《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我这一生看了不少西方小说、西方经典之作。像《战争与和平》等巨作,我正襟危坐,从头看到尾,很吃力才能看完、看懂。而《红楼梦》随便翻一页、随便翻一回,都看得下去,并且能做到雅俗共赏这个最高标准。我们民族能够在十八世纪乾隆时代,就产生这样一本了不得的巨作,我们应该非常非常骄傲。”
2014年,白先勇受邀回母校台湾大学开设《红楼梦》导读通识课,一教便是一年半。新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便是由本课程的讲义编纂而成,也是白先勇毕生研读红楼的心得首次在大陆完整呈现。该书由叶嘉莹撰序推荐,著名书法家董阳孜封面题字,全彩内文插图选用清代画家改琦《红楼梦图咏》人物设色图,全书共两册,古典清秀。
红学家刘梦溪
著名红学家刘梦溪先生对《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做了高度评价,“白先生的新书跟一般研究《红楼梦》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个作家对《红楼梦》的研究。我惊异的是,他对所有人物的心理写得太细致了。假如曹雪芹当时看了你这本书,我不知道他是否打算搁笔,把范围扩大再多写一点,我想他恐怕会有点害怕。这跟我们研究《红楼梦》是完全不一样的,看了你对《红楼梦》的解释,我们这些人就不敢再写文章了,好好看你的书。”
作家杨葵对作家重读经典的现象点赞,“最近这几年有很多作家开始重新阅读一些经典文学名著,早一点的像王安忆,大陆60后作家毕飞宇,我很喜欢这位作家,他新书《小说课》也是重新阅读这些文学名著。而我也在干着同样的事,碰巧在2016我的本命年,选择重读《西游记》。读完才发现以前看的《西游记》跟我现在看的完全不是一本书。重读过程中我发现,经典文学名著,即便青年时读过,但在年纪渐长,各方面阅历、世界观、人生观成熟之后,再读这些作品,感受确实跟以前大相径庭。白先生这么让人信得过的大家,重新“细说红楼梦”,让我更要为这些重新阅读经典的行为而鼓掌。”
学者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盛赞《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作为一个外文系出身的人,最后作出了中文系教授应该做的事情。”虽然白先勇这一代人在文学上不是从国学起步的。但晚清以后这一百多年,很多学习西学的人回过头来看中国文学的学问,他们来谈中国文学,谈得比纯粹在中国文学里长大的人更有见解,也更值得关注。他总结,“从鲁迅开始到白先勇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如果要想在二十一世纪和二十二、二十三世纪,在文学上有点贡献的话,不应该限于国学,白先勇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化人这样为白先勇贺寿:白先勇生日会礼物清单
虽然白先勇一直以来行事低调,但各界友人都记挂着他的寿辰。当然心意不分大小,礼物不分厚薄,凤凰文化在生日会现场目睹以下献礼方式,略举代表供网友分享。
高平钢琴演奏
作曲家钢琴家高平:现场演奏舒伯特《即兴曲降G大调》;个人作品《秋池》
丛兆桓题字祝福
八十六岁昆曲导演丛兆桓:与八十多岁夫人联手题字祝福——“仁者寿”
小朋友昆曲祝寿
小朋友代表赵涵犀:昆曲祝寿《天官赐福》的《醉花阴》
北师大代表拉横幅
北师大学生代表:看完《白罗衫》连夜赶出横幅——“白老师我们爱您,爱您的书、文、讲座和青春版的昆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20 04:49 , Processed in 0.05011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