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94|回复: 0

香港,公共艺术里的商业基因

[复制链接]

2230

主题

0

回帖

78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809
发表于 2016-3-13 1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6年03月12日 10:4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顾盼 何妍婷


摘要:2016年西方情人节至中国元宵节间的一周,香港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上被传得最多的照片,无疑是中环海滨长廊及添马公园草坪上一大片由LED玫瑰灯构成的“玫瑰灯海园(LightRoseGarden)”,亮灯的每晚都人潮汹涌,成了香港人的拍照圣地。与此同时,从去年11月开始的半年内,在香港中环地区,还有一个被…
2016年西方情人节至中国元宵节的一周之内,位于香港中环海滨的“玫瑰灯海园”装置吸引了50万市民(AllRightsReserved供图)
2015年11月起,英国艺术家安东尼·格姆雷的公共艺术项目“视界”在香港展出6个月
(Antony Gormley: 视界香港|英国文化协会主办, 香港|照片由Oak Taylor-Smith拍摄)
导语:2016年西方情人节至中国元宵节间的一周,香港各大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上被传得最多的照片,无疑是中环海滨长廊及添马公园草坪上一大片由LED玫瑰灯构成的“玫瑰灯海园(Light Rose Garden)”,亮灯的每晚都人潮汹涌,成了香港人的拍照圣地。与此同时,从去年11月开始的半年内,在香港中环地区,还有一个被定义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共艺术项目”:英国知名艺术家安东尼·格姆雷(Antony Gormley)的“视界”香港站,包括31座放置在楼顶或地面的艺术家本人等比铜像。虽然“视界”项目在艺术界享有盛誉,但这些雕像并未引来太多人的关注。
比较这两个在香港受热捧与被忽视的公共艺术项目,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副教授何兆基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指出,一个能成功吸引公众的公共艺术项目要具备以下元素:出资的赞助机构、执行的艺术机构、公关宣传的专门人才、当地艺术家的积极参与配合,还有配套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而纵观香港这个地产业高度发达城市的公共艺术历史,商业地产集团的角色举足轻重:从早期在写字楼和高档住宅区内放置名家大师的公共雕塑,到近年在购物商场中举办临时艺术装置或是长期展示艺术品,虽都是打文化牌以获得商业利益回报,但也同时促成了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公共艺术遍地开花。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香港这座城,究竟需要怎样的公共艺术?
从“大黄鸭”、“视界香港”到“玫瑰灯海园”
在“玫瑰灯海园”之前,由林树鑫创办的AllRightsReserved公司已策划过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包括2013年的“大黄鸭”和2014年的“1600熊猫游香港”。身为公司创意总监的林树鑫,向来擅长“搞事”,深谙如何制造话题。说起“玫瑰灯海园”这一次再度人气爆棚的原因,林树鑫用了“天时地利人和”来总结。他准确抓住情人节这个夹在圣诞节、农历新年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之间的展览淡季,推出应景的装置。“在情人节期间以情人节为主题做展览,我们算是独市。”2月14日情人节晚上6点,在香港中环夜景的映衬下,“玫瑰灯海园”正式亮灯,营造出“最浪漫情人节”,在亮灯首晚的5个小时内吸引了超过10万观众,队伍从中环海富中心一直排到金钟,场面比当年的“大黄鸭”在维港展出时还壮观。
“玫瑰灯海园”香港站现场(AllRightsReserved供图)
“香港在2015年有很多负面的新闻,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为香港带来正能量,做一个最有爱、最美的情人节展览。”因为曾被首尔的玫瑰灯海园打动,林树鑫便希望可以将展览带到香港,并配合中西情人节的时期。林树鑫坦言,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办展,选址和档期是策划时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最开始,我们有两个场地可以选择,一个是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一个是添马公园,我们希望展览可以配合香港夜景,根据中环海滨不同部分高度不一营造错落有致的花海效果,也可以保留韩国原展草坪的背景,映衬出一个西式的情人节,所以最后选择了添马公园。但当时香港康乐文化处要维修草皮,只给我们三天的展期,三天后,我们要把这些花迁移到更高的地方。因为时间太短,无法衔接两个情人节,所以把这次展览分为‘西方情人节’和‘元宵节’两部分。”
除了贴合节庆策划展览,林树鑫亦强调“主题拿捏与故事铺排”很重要,“有‘药引’才能‘引爆’话题”。在埋“药引”的前期宣传方面,林树鑫找来一班好友拍摄了一辑名为“Light Up Your Love (让爱发光)”的照片,从娱乐明星梁家辉、杨千嬅、梁咏琪,到艺术家石家豪,每人均拿着用作慈善义卖的玫瑰感应灯温馨入镜并分享各自充满爱的小故事,令义卖的5000支玫瑰灯在网上预售公布的首日就告售罄。
2014年“1600熊猫游香港”,1600个熊猫雕塑在香港几个地标玩“快闪”(AllRightsReserved供图)
2013年,维港边的“大黄鸭”深入人心(AllRightsReserved供图)
在成为策展人之前,林树鑫是一位设计师,从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网站设计到室内设计,林树鑫在不同领域的跨界经验,有助于他在策划时找到触发点。自2007年起,林树鑫与海港城合作,策划了多个公共艺术项目,其中,“大黄鸭”在维多利亚港的展出可谓人气最高的一个。无论是大黄鸭深入人心的形象及港星围观的效应,亦或持续发酵的“大黄鸭漏气”、“大黄鸭是否是艺术”的报道,林树鑫把大黄鸭潜藏的“药引”深入地进行挖掘,孕育出一个个围绕大黄鸭的话题。“大黄鸭在维港的展出,让我更加了解到,作品与民众接触后产生的化学作用的强烈程度。展出大黄鸭的初衷,源于维多利亚港欠缺新意,至于艺术的成分我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当时,香港西九文化区亦在维港边上举办M+“游击”系列的第二个展览“M+进行:充气!”,其中,美国艺术家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粪便状充气雕塑《复杂物堆》与大黄鸭同样有漏气发生,不过两者强烈反差的形象被相提而论。“在经历了这些过程后,大黄鸭也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因为讨论性和争议性大。”林树鑫说道。
对于林树鑫这几个项目造成的轰动效应,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副教授何兆基表示,“这些都不过是公关活动,引起全城效应是公关技巧的成功多于艺术上的价值。”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教授陈育强看来,“由娱乐到纯艺术有一个光谱的过渡,而不是一刀切的纯艺术与纯娱乐的划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灰度,玫瑰灯海园和大黄鸭就处于这个灰度中,更似嘉年华的项目,缺少信息,但有趣好玩。”
[img][/img]
“视界香港”,艺术圈内人人点赞,但普罗大众少人关注(摄影:顾盼)
相比之下,从去年11月起登陆香港楼顶和街头的“视界”项目却并未获得太多香港市民的关注。这个曾在其他展出城市引来恐慌的公共艺术项目在香港的落地也曾遭遇波折:原本计划在安东尼·葛姆雷2014年香港个展的同期展出,但由于展览筹备期间,原为项目赞助方的某地产公司旗下一幢写字楼中有人跳楼轻生,令地产商撤出赞助,以免“视界”项目中放置在楼顶的雕像让人有负面联想。
“视界”的构思源自当年首次公布全球人口中,有录得超过一半人居住在城市。安东尼·葛姆雷将他的这一装置作品比作针灸:通过细微的移位以一种治愈的方式重聚城市生态活力。艺术家希望通过“视界”引发大众思考人类所建造的世界与地球本身的关系,而香港这个世界上摩天高楼最多的城市不失为项目的理想展出地。但笔者在现场观察发现,香港大众并未太过留意这些雕像,放置于繁华街角的几座雕像尚未留住路人的匆忙脚步,更少有人会抬头费劲去找那些楼顶上的“小人”,难得逮到几个对着雕像拍照的,也都是出于好奇但不知此为何物的游客。
前文提及的几位受访者普遍认为,除了“视界香港”太过艺术、概念太重、对普罗大众意义不大,在公众层面的宣传不足也是其被忽视的主要原因。但这个公共艺术项目获得了香港政府的欢迎和所有参与的27座大厦业主的支持,仍可算是香港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大突破。“视界”主办方香港英国文化协会的总监黎柏德(Robert Ness)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表示,“香港需要为自己决定适合的公共艺术,但至少,‘视界’项目将这样的讨论推到大家面前。”
商场公共艺术的另类模式
近年来,除了不定期出现在香港不同公共区域的临时大型艺术项目,各大购物中心为了增加话题、聚集人气,也开始选择常年在商场内举办不同的公共艺术项目。其中最有名的成功案例,要数郑志刚打造的K11购物艺术馆。在这里,艺术品不是简单地出现在商场,而是融入到建筑空间、商铺品牌的选择中。业内将“K11现象”解读为当代百货零售业的新商业模式,创始人郑志刚则把这种模式称为“艺术x商业”的“博物馆零售”模式。
这一模式的诞生,一方面源于郑志刚个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市场所趋。2008年初,郑志刚主导了一次针对新世界百货VIP顾客的调研,他发现很多人在投诉购物中心高度趋同,新一代的VIP更注重空间感、精神领域。郑志刚喜欢艺术,就想到可以把艺术中心和购物中心结合起来。在香港K11购物中心里,长期展示着13组由郑志刚亲自挑选、总价值2000万港元的艺术品,并与店铺有机结合构成各种多维空间,每层还有18个每3个月更换一次的本地艺术品陈列窗。郑志刚认为,K11给每个空间都创造出了灵魂。在秉持艺术品质的同时,K11也会根据顾客的特点调整方向。“比如,因为香港普罗大众可能有时候对一些太抽象、太概念化的艺术没有兴趣去了解,所以香港K11会在某一个设计方面或者年轻毕业的艺术家方面着重去做一个切入点”,郑志刚在采访中提及。
“博物馆零售”模式的取胜关键,还是在于用艺术吸引并留住顾客,并给他们一个消费的理由。这样的创新收效显著,新世界发展2015年中报显示,“香港K11前三年的销售额翻了一倍,出租率接近100%,营业额按年上升11%,每月平均客流量超过130万人次。”受到香港K11的鼓舞,郑志刚迅速在其后展开内地布局。
除了K11,海港城也在2007年于商场内开了美术馆“Gallery by the Harbour”,还在同年邀请林树鑫策划举办了“万点迷”展览,将草间弥生的波点大南瓜搬进了商场。之后,随着“哆啦A梦展”、“大黄鸭”等临时装置引起的全城甚至全球关注,海港城参与公共艺术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去年夏天,商场门外的露天广场出现了一片泳池,展示美国超写实雕塑艺术家Carole A. Feuerman一系列以游泳为主题的雕塑作品。说起如何选择商场里的艺术项目,海港城购物中心推广经理杨浩章表示,“我们会办一些不在这里就少了味道的活动,比如这次把游泳池放进商场,别的商场这样做会很突兀,但我们靠着海,变得理所当然。”虽然办活动的成本高,装置艺术的花费往往超过百万港币,难在业绩上回收,但杨浩章表示,开门做生意,希望人流愈多愈好,“不管想来看海或拍照,只要能吸引客人,带来体验的乐趣,就有赚到一杯咖啡的可能。”
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期间,林伟而在置地广场设计了一个巨大的装置,名为“Take Another View on Art ”(换个视角看艺术),让观众通过望远镜看艺术(摄影:何妍婷)
随着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效应的热络,二级拍卖市场的成熟,香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亚洲艺术中心。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期间,各大商场也相继融入这股热流中,推出特别的公共艺术项目。2015年香港巴塞尔期间,置地广场的“Be Inspired in Central”公共艺术项目携手香港建筑师林伟而设计了一个名为“Take Another View on Art ”(换个视角看艺术)的装置。林伟而根据置地广场的商场结构策划了一个巨型装置,“顾客一般会在中庭的椅子上休息,我设计的巨型装置悬吊于置地广场中庭半空,顾客坐在中庭休息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些挂在装置上的艺术作品。”据悉,在今年香港巴塞尔期间,置地广场将举办Lynn Chadwick雕塑展,环球贸易广场(ICC)幕墙将投射宫岛达男的灯光装置,而另一个位于中环的在建楼盘HQ还会把10位香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搬上建筑围栏……
商业,香港公共艺术的第一推手
在香港,其实众多如写字楼、商场内的公共空间均属私人拥有,此类空间被称为“在私人发展项目内提供公众设施”的空间,地产开发商若在项目中拨出这样的公共空间,政府便会批准较高的楼面面积(比例)。而香港最早的公共艺术,便是出现在这些私有制的公共空间中。
回归之前的香港,更多收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在香港的英资地产企业延续欧洲传统,在地产项目的公共空间中摆放艺术品。“作为真正全面考虑的公共艺术计划,最早是置地及太古公司发展的大型商业及住宅项目: 即1985年的交易广场和1986年的太古城,分别包含国际知名艺术家亨利·摩尔及朱铭的作品。”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建筑学系许焯权博士在《公共艺术研究》报告中这样写道,此份报告受香港艺术发展局委约,于2003年9月发表。
一开始,香港的公共艺术基本以公共雕塑的形式出现,何兆基在2014年发表的《香港公共雕塑与城市景观》(收录于《香港视觉艺术年鉴2013》)一文中如此解释原因:“就香港的情况而言,投放在公共艺术的资源,主要仍在于配合小区环境美化以至城市品牌营造的公共雕塑形式。公共雕塑摆放时间一般较长,动辄是十年以至数十年,对整体城市景观的影响,不管是好是坏,都更为深远。”在回顾香港公共雕塑的发展时,何兆基也将置地广场和太古城列为香港中心商业区和中高端住宅区内的初期成功案例。关于地产公司设置长期公共雕塑的原因,何兆基在指出发展商“借文化艺术品味提升房地产的吸引力,以获取更大的商业回报”的同时,也不否认“太古城雕塑群为艺术进入生活小区揭开新的一页,亦是商业机构委约本地艺术家参与大型公共创作之始。”此后,太古地产多年来着意将文化艺术带进旗下的发展项目,1990年代开发位于鲗鱼涌的九幢相连商业大厦太古坊,再购置多件外国知名艺术家的公共雕塑作品,“使这个由旧工业区变身而成的高级商业地段倍添时代气息,在提升物业经济价值的同时,亦改造了这个城市的景观。”
“购物商场里的公共艺术,出现在2000年左右。”陈育强说道,提及香港商业艺术项目的大规模兴起,他认为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规划是无法回避的事件。1998年,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宣布将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的文化设施;2003年11月,政府决定公开招标建设“西九龙文娱艺术区”;2004年11月10日,港府宣布三家公司入围,分别是:长实集团、新鸿基地产所组成的活力星国际,恒基地产独资的香港荟萃,由九龙仓、信和置业及华人置业组成的艺林国际。由3大财团竞逐西九龙发展权,激起了香港各界的热议及反对。民间质疑,传统的地产商对艺术没有兴趣,也缺少专业知识和经验,没有处理艺术的能力。尽管在争议中,整个方案推倒重来,最后成为政府主导的“西九龙文化区”,但这一事件让更多的地产商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并参与更多的艺术项目,对于旗下商场物业中关于艺术的方面更是投入大手笔。
2008年,陈育强参与了新鸿基地产策划的公共艺术项目“城市艺坊”,“整个项目耗资近1亿”。那一年,北京奥运会的马术比赛放在了香港沙田,新落成的沙田新城市广场想籍此吸引各界的关注,于是以“马”为主题策划了一个公共艺术项目。“这个项目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半商业半政府性质的项目,展出的场地位于新城市广场和沙田大会堂之间的公园里,展品全部捐赠给政府,作品的维护则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负责。”半商业的性质,在陈育强看来,是双赢的关系,“做这样大型的公共项目本身要顾及好多方面的程序,但因为以北京奥运为主题,出师有名,好多程序上政府都开绿灯,进展得特别顺利,一年左右便完成。在着手筹备前,新鸿基地产给了我们一个参考样本——日本六本木山上的雕塑,主办方希望这个展览具备国际性和前瞻性,但政府担心日后的管理问题。我们每个星期都开会,与会人员包括园艺建筑师、建筑师、政府官员、商场的管理层,大家都有发言权,方案一改再改。我作为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和商场在作品挑选上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角度,比如价钱、作品类型、维修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期间一直在不断地磨合。”陈育强回忆道。
香港的商场发展态势一直良好,本身对装潢十分讲究,公共艺术为商场究竟能带来多少效益? 2000年之后的短期公共艺术项目,除了提升商场物业的经济价值外,品牌的形象和新鲜感提升成为绝对的卖点,“如果品牌能接纳创新活动,顾客和商户的满意程度和关系也会大大提升。尽管在营销利益上未必有着实际的影响,却往往是他们与其他商场形成差异化的最大本钱。”林树鑫说道。
结语: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香港的很多文化活动无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很多人质疑,由商业主导的大型装置到底算不算艺术?对此,何兆基表示,“我不反对艺术与商业结合,事实上艺术市场亦是商业运作,但商业单位参与策划的艺术项目在文化视野与专业水平上亦有高下之别。”那香港究竟适合怎样的公共艺术?何兆基认为,“公共艺术的设置, 不能无止境地以‘艺术作品’占据有限的公共空间,反之,更要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艺术元素’开创空间的可能性。”
香港建筑师、当代艺术藏家林伟而觉得,由于香港政府还没有对公共艺术太多关注,所以目前香港比较多的公共艺术还是来自商业推动,“公共艺术有两种:一种是概念很重的纯艺术,不过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会欣赏;另外一种公共艺术则更生活化,容易让人接受,也更能引起普遍反响。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20 10:06 , Processed in 0.06957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