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379|回复: 0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写于电影《文天祥》拍摄之前 张 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4 11: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写于电影《文天祥》拍摄之前

——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
张 沛 (著名历史学家,陕西省师大教授)

      在南宋末年的抗元战争中,曾经涌现出不少著名将领,其中最杰出的就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而彪炳百世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史称其“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丽而长目,顾盼烨然”,俨然是一位仪态俊美、风流儒雅的贵公子。20岁那年(1256)举进士,对策集英殿,下笔万言,一挥而就,被宋理宗点为进士第一名。当时身为考官的知名学者王应麟评论文天祥的对策是“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并向皇帝贺喜,说朝廷得了人才。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队大举攻宋 ,进围鄂州(今湖北武昌),宋廷大震。宦官董宋臣劝理宗迁都,当时朝中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尚未就职的海宁军节度判官文天祥毅然上书,乞斩主张逃跑的董宋臣。不被采纳,即辞职回家。此后几经推辞,到景定二年(1261),才入朝为官。在任职中,因直道而行,屡遭排斥。后以得罪权臣贾似道,于度宗咸淳九年(1273)被迫致仕,时年37岁。
      恭帝德祐元年(1275),迫于元军即将打过长江,宋廷急忙下诏要各地“勤王”。赋闲在家的文天祥一见诏书,立即响应,很快组建了一支一万余人的队伍。朝廷闻信,命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身份率部入京。史称“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一向在家过着颇令时人羡慕的安乐日子。至此,他“痛自贬损”,变卖家产,充作军资,并不顾友人劝阻,几经周折,于这年八月下旬率部赶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随即被派到已经处于前线的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任知府。离开临安时,他在给皇帝的上疏中提出了一套颇有见地的退敌方案,可惜被以不切实际而弃置。
      文天祥到平江后,立即参加了在南宋末年带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常州保卫战。由于元军在总攻常州之前突然发起了向临安的攻击,朝廷立即调文天祥赶往独松关(今浙江安吉东南)御敌。可为时已晚,还没等文天祥赶到,独松关已经失守,文天祥只得退往临安,随即被任命为临安知府。本来,此时到达临安的军队有三四万人,国事尚有可为,但执掌朝政的谢太后已决定投降,根本不同意文天祥、张世杰等主战派的意见,不断派使者到元营,先是求元军班师通好,继求称侄纳贡,再称侄孙,以至最后求封小国、称臣。元军统帅伯颜看到南宋求和心切,步步紧逼。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游骑已至临安北关,文天祥与张世杰请太后、皇帝等逃往海上,由他们率临安军民背城一战,遭到反对。正月十八日,谢太后与左丞相陈宜中派使臣送出传国玺和投降书,正式向元军投降。
      南宋降元次日,因陈宜中出逃,谢太后任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临危受命,率人前往元营谈判,与伯颜激烈争辩,又怒斥降将,伯颜大怒,将其扣留,押解北上。行至镇江时,文天祥与随从伺机逃出,历尽艰险,“九死一生”,到达通州(今江苏南通)后,由海路南下,赶往新即位的宋端宗所在的福州。宋端宗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提出回温州组织水军,由海道收复两浙。由于与陈宜中议论不合,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都督府,组织军民继续抵抗元军。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从福建路转移到广南东路,越过大庾岭,进入江西路,一度收复兴国,包围赣州,声势大振。临川、南昌等郡以及湖南的赵璠、张虎等也都起兵响应,相继收复了新化、安化等地,给元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义军缺乏经验和训练不足,不久在空阬(今江西兴国境)被元江西宣慰使李恒所部击溃,文天祥之妻欧阳氏、妾颜氏、黄氏以及次子佛生、女柳娘、环娘等皆为所俘。仅因部将赵时赏冒充文天祥,迷惑了元军,文天祥才得以脱身。
      空阬之败,损失惨重,但文天祥仍不灰心,他收拾残部,退屯南岭(在今广东永安东南),转进海丰,在广东潮州、惠州一带坚持进行抗元活动。为表示抗元到底的决心,在南岭时,他果断地将企图投降的部将黎贵达斩首示众。
      景炎三年(1278)四月,11岁的宋端宗病死,8岁的赵昺即位,改元祥兴。左丞相陈宜中面对恶化的时局,再次逃跑了。文天祥和驻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的南宋朝廷取得联系后,被加封为少保、信国公。当时军中时疫流行,兵士死者数百,跟随文天祥的长子道生和母亲曾夫人亦相继病逝。文天祥不顾丧母失子之痛,于十一月进屯潮阳,讨伐叛徒陈懿、赵兴。陈懿逃走,赵兴被抓获处死。十二月,元军统帅张弘范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准备入山结营固守。由于叛徒陈懿的引导,文天祥在行至海丰以北的五岭坡时不幸被元军俘获。他吞服脑子(即龙脑香,传说能毒人致死),求死不得。部下殉难者不计其数。
文天祥被俘后,随即被带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无可奈何,将其移上海船,带往厓山。在经过珠江口零丁洋时,文天祥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诗,其末句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所谓“丹心”者,红心、赤心也;“汗青”者,史册也。祥兴二年(1279),张弘范在进攻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时,遭到另一位民族英雄张世杰的顽强抵抗,于是要文天祥写信劝降,文天祥就将这首诗拿给他看。既挫败了敌人的诱降阴谋,同时表明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决心。
      厓山被破,宣告了南宋政权的彻底灭亡。元军设宴庆贺,张弘范劝文天祥降元,并隐以宰相之职相许。文天祥流着泪说:“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他死意已决,在被押解北上途中,连续绝食八日,不死。至大都(今北京)后,先安置在宾馆,他不食不寝,坐到天明。前宋丞相留梦炎,受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先后奉命来劝降,都被严辞拒绝。此后,无论元朝权臣阿合马亲到住处问话,元丞相孛罗等在枢密院审问,他都慷慨陈词,义薄云天。因其拒不降元,被移交兵马司关押。狱中潮湿阴暗,夏日酷热,冬季严寒,困苦不堪,他泰然处之。其时夫人和女儿都被拘禁在大都,只要他一屈膝,不仅可与家人团聚,而且能重居高位,再享荣华,但他一片丹心,初衷不改,并在狱中写下了另一脍炙人口的名篇《正气歌》。诗中历数了史书中所称各代不畏强暴、不惜牺牲的人物,再度表示了自己准备随时献出生命的决心。
文天祥的高风亮节一直激励着南宋遗民的抗元斗争。不愿忍受异族野蛮统治的人们把他看作是一面旗帜。史载,在他被俘以后,江西即有以他名义起兵抗元的,直到元至正十九年(1282),河北中山府还有人自称是南宋小皇帝,聚众千人,声言要攻入大都,救文天祥。适逢元朝右丞相阿合马遇刺身亡,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消除后患,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1283年1月8日)亲自召见文天祥,进行最后一次劝降。文天祥矢志不移,仅以“天祥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对答。次日,一代英杰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东四北大街府学胡同,明朝时在此地建有文丞相祠;一说在宣武门外柴市口)从容就义。数日后,其妻欧阳氏收敛遗物时,在衣带中发现生前所写的赞语,文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为反抗元军入侵,挽救民族危亡,毁家纾难,顽强奋斗,直至壮烈牺牲,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崇高品德,一直受到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崇敬,至今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在他的故乡江西吉安建立了一座规模宏伟的文天祥纪念馆,自1992年开馆以来,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观众前往参观。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连同充溢着浩然之气的《正气歌》等名篇,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千古流芳,世代相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4-26 18:17 , Processed in 0.05673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