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82|回复: 0

“深圳缺一个与城市地位匹配的国际电影节” 2016-11-11

[复制链接]

694

主题

0

回帖

233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336
发表于 2016-11-11 13: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去中心化,多点开花,深圳本土电影力量正壮大,有专业人士表示:

“深圳缺一个与城市地位匹配的国际电影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11月09日        版次:SA13    作者:谢湘南

dkna130902_b.jpg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一季:虚与实《清水里的刀子》开幕展映现场。

dkna130901_b.jpg

    深圳的11月不仅是读书月,也是一个观影月,同样是属于纪录片与独立电影,及有着不同口味的影迷们的。2016深圳纪录片优秀作品展、齐放-中国独立影展短片展映、“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深圳湾艺穗节·电影+影像展、第七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等影事分别在深圳的不同空间与场地开展,将电影的热浪在深圳掀起。纪录片与艺术片在深圳找到传播空间,也找到自己的观众群,这一现象充分展现深圳多元包容的文化特性,也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深圳本土纪录与电影力量的正在生成与壮大。
    深圳独立影像放映
    呈现出勃勃生机
    11月6日,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B10空间,座无虚席,一部分观众还站在了后排,正在放映的是青年导演张大磊的《八月》,这部影片被今年的金马奖多项提名。这是“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第十一季的第八场放映,但不仅是这部影片吸引了这么多观众“举重若轻”所放的艺术电影观众都不少。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计划放映员王磊向南都记者介绍,“举重若轻”影展,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观影群,观众主要是上班族,学生有一些,社区的人也有一些,比例大致是60%、20%、20%,B10现场满座300以上。
    这个影展起始于2013年5月,分别在4月、6月、11月做,今年已做到第11季,将展映36部影片。王磊表示,他做影展的出发点,就是放一些普通观众不太容易看到的艺术片和独立电影,或者是最新出来的艺术电影,比如《清水里的刀子》,是刚刚出来的,北京一场、上海一场,然后就到了深圳。“举重若轻”选片更多从艺术电影本身去考虑。比如,第一会选一些比较少来国内展映的电影,或者很重要又被忽略掉的作品;第二,喜欢放青年导演的片子;第三,纪录片一般要占一半的内容;第四,独立电影是放映的主要内容之一。
    王磊认为,深圳基本是艺术电影包括纪录片的重要传播地域,这个是肯定的,深圳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和高水平的观众。但是深圳电影创作的力量还是太小。深圳也缺乏一个与城市地位匹配的国际电影节。
    小津概念书坊的主人爵士猫是一位资深影迷,平常也经常策划放映活动,齐放-中国独立影展短片展映就在她的书店里进行。谈到深圳所形成的独特观影氛围,她认为,主要是因为深圳年轻人较多,他们更希望看到多元化的影像,这些独立影像会比爆米花电影带给他们更多的对生活、艺术以及人性的思考。
    她表示:“目前来说,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的影响力和观众群是最大的,这一季的第一场《清水里的刀子》在B 10放映时爆棚,大概是几年来独立电影放映人气最旺的一次,让我吓一跳。策展人王磊特别用心,尽量每次都请到导演来和观众交流,宣传也给力。艺穗节的影像展也是我每年都很期待的,策展人冯宇最近做的《三个火枪手》独立电影展映也很棒!因为他们,深圳独立影像放映呈现出勃勃生机!”
    艺穗影展,创造独特而在地的观影视角
    艺穗影展策展人冯宇介绍,艺穗影展从创立伊始,就定位于建立一个两岸四地及海外华人电影作品的展示平台,对不同地区的华语电影有着极高的包容性,这种特性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我们竭力为本地观众带来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华语电影创作的机会,获得对当今多元社会和电影文化更加丰富的认知。今年起艺穗影展将最重头的单元定名为“岭南派”,就是希望通过梳理岭南电影从早年香港粤语电影一枝独秀,到后来广州、香港花开两朵,中间几起几落———直到2000年以后各种风格的创作在岭南各地特别是新兴城市风起云涌不断发展的过程。岭南电影,是中国硕果仅存、从未间断的区域电影文化现象。它根植于传统岭南文化,却又最早面对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最早进入城市化及后现代议题,在中国电影中既有特殊性、又有代表性。艺穗影展将把对岭南电影的呈现作为核心内容,将过去与当下连通,创造独特而在地的观影视角。
    冯宇表示,艺穗影展从2010年创办;“齐放”在深圳的经营也颇有历史;“举重若轻”一年做3-4次,现在已经11季,这些都不是“新生事物”。深圳越来越多的放映活动到现在有个比较热闹的局面,并不是忽然出现的“现象”,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也说明现在的主流院线和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提供的电影、影像作品并不能满足越来越有欣赏品位和能力的观众,而日见成熟的观众对作品的多元需求已经超过了主流渠道的供应能力,我觉得这是关键所在。这些情况表明,深圳已经到了能够容纳艺术影院、甚至应该拥有自己的电影节的阶段。我说的电影节,不是资本炫耀的舞台、不是娱乐的红地毯。深圳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电影创作的中心城市,相反从发展趋势来看这种“中心制”是一种日渐落伍的旧模式,去中心化、多点开花才有未来。我说的电影节,应该是电影人的狂欢,是交流创作、彼此欣赏的场合;更应该是观众的狂欢,是像看演出一样欣赏作品,和电影人平等互动的嘉年华会。至于本土的创作力量,难奢言生成与壮大。真正有创作能力的,还是那么几杆老枪。年轻人面对的巨大生活压力,使很多拍过一点有苗头作品的年轻作者,根本不再有创作第二部的空间。
    专家观点
    希望深圳有更多作者型的纪录片出现
    郭熙志 深圳大学教授
    深圳的影展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真正的来自创作本身的影展,另一类是来自某种行政力量的影展。后者,我个人觉得,不足挂齿。这些年,艺穗影展与“举重若轻”影展,他们的努力是非常有效果的,对提升深圳市电影的文化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我特别想提到的是艺穗影展之前,在圆桶空间放映的那段时间,对大学生,对深圳本土的青年创作的推动,这个意义更大。
    在一个巨大的商业性质的城市里,年轻人的创作往往表现在毕业设计这段,之后显得相对薄弱,这是比较可惜的,如果有毕业之后的延续性,这对深圳文化的延续性也是有意义的。
    说到深圳纪录片的创作生态,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谈,纪录片创作是非常个人的,区别非常之大,我个人认为,深圳80%还是报道性的纪录片,和纪录片的艺术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作者型的纪录片的出现。
    深圳的文化积淀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深圳文化的包容性是非常可贵的,就我个人来讲,这些年在做影展时就受到一些资助。深圳移民文化中的平等意识,是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这对创作也有好处。
    我个人比较熟悉的是“举重若轻”影展与冯宇策划的艺穗节影展。“举重若轻”是一个全国性视野的影展,今年已是第11季,量非常大,质量也非常的精致。冯宇的影展,之前是关注大学生,关注新浪潮的新生力量,具有很强的粤港澳两岸三地南方电影的特征。还有一些民间的放映,如小津概念书坊的放映、向阳花策划的放映活动,也是可圈可点的。作为一个常态性的小型活动,也是值得推重的一种方式。
    我本人也策划了一个“人间烟火”影展,前面做了三届,我们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大学生电影为主的聚会。主要展映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包括邀请的吴文光老师、张献民老师、朱日昆老师,或者是其他老师,带着自己学生的作品,一起来放映,作为朋友的小型讨论会,对具体的一些问题,休闲式地展开。
    各个城市的电影节的展开,有的以区域性为主,看上去好像是一种收缩,但其实也是一种升华;有的以全国性的为主,像“举重若轻”,能够及时地让全国的作品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还有一种是论坛性质的,我本人就想做这种性质的讨论,但因我平常还兼顾创作与教学,不是很有精力来做。我马上要去上海参加一个这种性质的放映,上海的放映有类似于深圳的一些特点。相对来讲,北京与广州比较沉寂,这可能取决于具体的人。北京的情况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广州的情况,可能是处在一个酝酿期;深圳这一批策展人,是他们最成熟的阶段,无论是视野,还是事务性的行政执行能力,他们都是很强的。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4-29 20:51 , Processed in 0.05418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