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210|回复: 0

拜谒赵执信师徒墓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8-10-13 0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拜谒赵执信师徒墓

作者: 锦秋子


翠岭天阶绕碧云,望师冢映翰林坟。
曾经风雅无从觅,独对残碑颂悼文。



点评

凭吊,是古今诗歌的常见内容。这首诗写凭吊清代诗人和诗论家赵执信墓地时的见闻和思索。首句点明墓地位置,并由地面而及空中,描写墓地周遭景物,从“翠岭”“碧云”来看,时令多半系春夏之交,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与墓地的清幽,恰恰形成鲜明的对比。次句平平叙说事实,点题中之“师徒墓”。赵执信门人仲是保客死博山,葬于赵墓之侧,人称“望师冢”;赵执信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赞善兼翰林院检讨,故其墓亦称“翰林坟”。面对此景,第三句转入直抒胸臆:慕名来此凭吊,谁知过去的风雅之人之事已经无从寻觅!感慨之余,只好“独对”残碑,和残碑上依稀可辨的颂悼之文,写足题中“拜谒”之意。

全诗以景起而以事结,一再点题,感慨之语,亦仅陈述风雅无觅的事实,情绪看似含而不露,实际上感慨深沉。动情之处,惟在“风雅无从觅”五字。何以言之?其一,赵执信少年得志,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其前途不可限量!谁知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二十八岁风华正茂的年龄,便因在佟皇后丧葬期间观演洪升所作《长生殿》而被革职,从此退居林下五十余年,至死再未踏入仕途。其二,赵执信墓前原有石供桌、石碑,墓顶封土上植有一株郁郁葱葱的山榆,可是,1966年,其墓遭掘发,其骸骨被抛弃荒野,墓前的石碑、供桌、山榆等,均被毁坏。岂止风雅无觅,简直斯文扫地!

至于残碑上的“颂悼”之文,许是清代翰林院检讨汪由敦撰写的《赵清谷墓志铭》。其云:“(赵执信)性好游,尝逾岭南,再陟嵩少,五过维扬、金陵间,栖寓颇久。所至冠盖逢迎,乞诗文、法书者坌至,流连文宴。后进疑先生宿世人,而先生与酬接谐狎,无少忤。徜徉林壑逾五十年,名寿并永,近代士大夫无与比者。” 墓志铭常常从正面来解说负面信息,所谓“颂悼”之文,常常是颂过于悼。有道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汪文所云墓主平生经历,当然亦为“风雅”之事,如今一并无处寻觅了。作者之情,有如包藏着火星的灰烬,表面似乎已经冷却,内里依然火热如初。

七言绝句因为形制短小,无法详尽展示背景、描述事件,往往只撷取一点,不及其余,强调情景交融,情事结合,或情理互生。在作者,以喻己意便可,所谓“自适其适”也易;在读者,却须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和高超的鉴赏眼光,方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从尺幅之中,以见千里之遥,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审美体验,所谓“适人之适”也难。



(来源:中国诗歌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3-28 21:02 , Processed in 0.05696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