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508|回复: 0

祖父蔡廷锴凭什么能让日军三易统帅?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8-10-13 0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祖父蔡廷锴凭什么能让日军三易统帅?

1月27日,日方大批海军陆战队抵沪。祖父判定战争随时爆发,决定“违命”,要求全军暂不撤退,坚守防区,保持临战状态。
走进广州市华侨新村,顺着一条狭小通道往里走,一栋两层旧式洋房立于眼前,淡绿色墙身已是斑驳黯淡。在洋房二楼阳台护栏正中,镶嵌着一块牌匾,正中刻着两个字——芳园。
▲  蔡廷锴
“这座房子是祖父1957年买的,取名‘芳园’并亲自题字,是为了纪念他1937年去世的发妻,也就是我的祖母彭惠芳。”原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抗日名将蔡廷锴(1892-1968)的长孙蔡醒民,站在一楼小院,望着牌匾,目光深邃,话语凝重。“祖父的一生就俩字:爱国!”在他缓缓的讲述中,一段久远的历史渐渐被还原、重现。
三次参军,成为北伐名将
祖父的故乡,位于广东西部的罗定。1892年,祖父出生在当地一个贫农家里,自小割草卖钱、替人放牛。12岁时,祖父被迫辍学,做过裁缝,当过兽医,是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也许是常年劳作的原因,祖父个子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到成年时,已长到了1.84米。
16岁那年,祖父看到一则招兵启事,他不顾家人反对,偷偷报名,跟随新兵队伍开拔启程。不料,在半道上,他却被家人强行拖了回去。祖父的第一次从军经历,就这样结束了。
那时,曾祖父有位姓罗的朋友,常来家里谈论时事。每次听他讲完时事,祖父就心里憋屈:不去参军打仗,白长了这么高的个头。于是,祖父再次报名应征,终于实现了他的从军梦想。那年,祖父18岁。
然而,当兵没多久,曾祖父突然病故,祖父不得不回家料理丧事。直到民国元年,祖父第三次踏上了参军路。
▲  蔡醒民
祖父参军时,还留着辫子,穿着“勇”字兵服。他是当了整整10年士兵后,才当上排长的。 因为个子高,祖父常被将士们亲切地称为“高佬蔡”。祖父在生活上十分体恤士兵,在战斗中也会激励士兵。有一个十九路军的老兵,后来找到我,见面就说:“无论打仗,还是冲锋,你爷爷总是大声喊叫:谁要怕死,就别来当兵!别穿这身军装!”
从1924年起,祖父跟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平定军阀内战。因骁勇善战,屡立奇功,成为一名北伐名将。
1926年秋,祖父作为国民革命军第10师28团团长,带领部队参加围攻武昌城的战斗。当时,28团先后发起3次冲锋,都以失败告终,祖父为此心情郁闷。只要到了深夜,祖父就会吊着受伤未愈的左手,来到武昌城墙下边,这里瞧瞧,那边看看,思索着如何攻城。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祖父连夜带领全团埋伏在城墙南门附近。在一支投诚守军的配合下,南门被打开,祖父手一挥,官兵们像潮水一样涌向城中,与守敌展开激战。这场战斗下来,祖父他们光缴获的步枪就超过了2000支!祖父的28团一时名扬天下,与叶挺“独立团”齐名。值得一提的是,祖父的28团和叶挺“独立团”,都隶属于著名的北伐“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违命”抗日
武昌城围攻战胜利后,祖父出任第60师师长。1930年4月至11月,蒋介石和多个地方军阀爆发战争。这是20世纪中国最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史称“中原大战”。这对蒋介石而言是决定命运的一仗,如果失败,将失去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战争初期,祖父和另一名粤籍将领、第61师师长蒋光鼐,奉命在南边布防,堵截并击退敌军。而蒋介石在北边战场上却接连失利。祖父和蒋光鼐奉命火速驰援,不仅打退敌军增援部队,还取得了反击和总攻的胜利,为蒋介石扭转战局,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事后,蒋介石将第60师、第61师扩编为十九路军,任命祖父为军长、蒋光鼐为总指挥,并赏款100万元。此外,重奖祖父数万元。这在当时国民党将领中非常少见。
中原大战后期,十九路军被蒋介石派到江西,“围剿”红军。祖父十分不满:“红军是为老百姓的,为什么要打红军?”1931年8月,十九路军被迫向红军开战,伤亡3000多人。在祖父看来,这是一生中“最窝囊的一仗”。
不久,祖父得知日寇制造“九一八”事变,气得直拍桌子。翌日,他召集官兵训话:“再也不打内战了!我们要去打日寇!如果不打,干脆把枪扔进长江里算了!”就在这时,十九路军奉命东移,守卫南京、上海。
在上海,祖父决定在十九路军组建一支义勇军,亲自带往东北抗日。就在他收拾行囊时,却突然接到蒋介石来信:“其勇可嘉,其事必败,千万不可行!”气得祖父眼睛怒睁,半天说不出话来。
此时,日方经常挑衅,祖父密令部属:“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还一再训示:“无论如何均须死守阵地,就算死得剩一兵一卒,也还须抵抗到底,死完为算。”
1932年1月下旬,日方要求“十九路军撤退30公里”,蒋介石竟然答应。与此同时,情况突变:1月27日,日方大批海军陆战队抵沪。祖父判定战争随时爆发,决定“违命”,要求全军暂不撤退,坚守防区,保持临战状态。
果然,1月28日晚11时许,日军悍然开枪。祖父当即下令:坚决还击!“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了。
战役历时33天,打得异常惨烈。时值寒冬,但十九路军将士尤其是义勇军们,不少人脱掉上衣,甩开膀子,挥舞大刀,和日军展开肉搏战。装备和兵力占优的日军,伤亡超万,而且三易统帅也无济于事。这是从中日甲午战争后,日军在对华作战争中最惨重的失败。
一役之后,国人不再恐日。祖父和十九路军成为当年抗日的标志性人物。那时,上海畅销一种香烟,用于抗日募捐,名字就叫“蔡廷锴将军”,正面是祖父半身像,背面是十九路军抗日场面。十九路军义勇军的事迹,后来也被聂耳、田汉作为素材,创作成《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反蒋、联共
由于敌众我寡,十九路军被迫于3月1日撤退。5月5日,蒋介石签订“淞沪停战协定”,竟然同意日军留驻上海吴淞等地,而中国军队不得驻守。祖父气得好几天牙咬得嘎嘎响,夜里辗转难眠,有时半夜站立窗前,掩面而泣。
▲  十九路军待命出击
其实,早在“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之前,祖父就对蒋光鼐说,如果不是平等的停战协定,他个人表示反对,并说:“我身为军人,本以服从为天职,但是,谁要卖国,我就和谁誓不两立。”
淞沪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把祖父专门叫去,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以表示对祖父违令抗日行为的不满。事后,蒋介石还下令把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围剿”红军,企图让十九路军在与红军的作战中消亡。
祖父看穿了蒋介石的阴谋,果断决定“反蒋、联共、抗日”。他暗地派人与红军磋商停战。1933年10月,他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初步协定”。一个月后,他和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人,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
蒋介石对消除十九路军蓄谋已久。“福建事变”发生前,他就用大量金钱、官位,收买了一部分十九路军官兵;同时,又派一批特务渗入十九路军内部,搞分化、瓦解。“福建事变”后,蒋介石迅速调集十几万大军,对十九路军形成围攻之势。最终,十九路军被蒋介石分散、肢解。祖父的报国之心被深深地伤害。
1937年7月后,抗日战争在全国展开。祖父为了治疗脚伤,辗转南京、武汉、香港等地。这段日子里,祖父遇到他一生中最惊险的一次受伤。那是1938年,祖父在广州研究布防计划,日军飞机突然袭来,对路人疯狂扫射。祖父没有躲避,反而站起身来,指挥路人卧倒,一颗子弹打进他的左胸,幸亏偏离心脏,逃过一死。
▲  时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右)与戴戟
1940年祖父率部参加昆仑关战役后,奉命改编任粤桂边区总司令,实际已成无兵总司令。他深知有人为十九路军抗日反蒋之事在报复他,因此多次提出辞职,蒋介石借机照准。祖父回到家乡,直至日本投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祖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广州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祭奠他以往的战友们。“一·二八”淞沪战役中,十九路军共牺牲4000多名将士,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广东。为了让烈士英魂回到故乡,祖父和蒋光鼐专门在广州修建了陵园。
离开广州,祖父到了南京,和当时住在梅园新村的周恩来见了面。祖父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和方向,愈发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积极地投身到反蒋斗争中。1948年元旦,祖父和宋庆龄、李济深等人,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提出了“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独立、民主、和平”的政治主张。
晚年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祖父长期住在北京,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虽然位居高职,但生活俭朴,爱穿粗布衣服,喜欢自己种些瓜菜。
祖父一生很孤单。新中国成立前,因为经常打仗,生活很不安定,家人也不在身边;新中国成立后,家庭生活安定了,但7个子女都不在身边,儿孙绕膝的生活对他来说是种奢侈。
我是长孙,个子和祖父一样高,从小就受祖父疼爱。小时候,祖父常把我抱在膝上,对我说:“你想当兵,怕不怕死啊?当兵可是不能怕死的,上了战场就不能退缩。”
作为一名抗日名将,祖父非常希望他的子孙中,能有人像他那样,从军卫国。在他看来,只有军人这个职业,最能彰显一个人的爱国心,也最能体现血性男儿的本色。但我们是国民党将领的后代,这样的出身在当时是难以参军的。祖父共有4个孙子和2个孙女,没有一个是军人。这对他的晚年来说,的确是一大遗憾。
在祖父70岁生日时,他对我说:“我今年70了,给你写个字,留个纪念吧。”这幅字我一直珍藏着,上面写的是:“收复台湾领土,保卫世界和平。”
1963年,我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很想留在北京,和祖父在一起。但祖父却说:“国家培养你多年,你应该服从国家安排,努力报效国家。”于是,我去了山东。那时,我一年中最多请两次假,赴京探望祖父。每次见面,祖父总要问起每个家人的情况,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  1948年12月,蔡廷锴在沈阳
蒋光鼐是祖父戎马生涯中的患难之交。两人共事时,祖父管军事,蒋光鼐抓全局,关系融洽,情同手足。1967年年初,蒋光鼐病重住院,祖父前去探望,不知怎地一下子老泪纵横。蒋光鼐说:“男子汉大丈夫视死如归,为什么要流泪!”祖父随即回答:“说的也对!几十年出生入死,枪林弹雨,要死早就死了。想想死去的将士,我们要珍惜现在!”
当年6月,蒋光鼐病逝。祖父哭了三天三夜,精神一蹶不振,十个月后,也溘然长逝。临终前,他一直喃喃自语:“台湾什么时候回归呀?”去世后,我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紧挨在他旁边的是蒋光鼐的墓地。

(来源:凤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4-30 15:01 , Processed in 0.05763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