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50|回复: 0

雷声,或者语意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8-9-20 21: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杨亚衡@北外 于 2018-9-20 21:13 编辑

雷声,或者语意

作者: 南秋




这么长久的雷声
却不见大雨落下
我必须引以为戒了
至少,我必须认真地倾听
剖析它们的来路

这多么像长嚎之人却不见眼泪落下
这多么像蓄势已久的朗诵却不见一句台词
这多么像一座大房子敞开着却不见一人出入
这多么像道士忘我地念念有词地做法事
却不见一名至亲在场
这多么像长篇巨著中未有一个主角现身

或许,这世界只是个虚拟
只有雷声是真实的
或许,恰恰相反
雷声虽然通天,却未必通晓人间
或许,雷声言不达意
我们已经入木三分


点评




诗的题目是并列关系的两种事物,“雷声”是一种意象,象征表面的、具体的现象和形式;“语意”指抽象事物,指的是现象、形式所蕴含的内在的实际意义。“或者”表达一种选择或判断的不确定性——既然雨点小,雷声如此“长久”这一现象蕴含着何种意义?全诗也围绕着这个疑惑进行的思考和“剖析”。

第一段运用了中国古典诗词“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由闻“雷声大雨点小”这一现象,引起“我”的疑惑和思考。那雷声有何“来路”——雷声这一现象蕴含的意义是什么?难道不是因为要下大雨才会有雷声吗?为什么没有大雨,却有长久的雷声?雷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雷声大雨点小”只是个别现象,诗人以此为“楔子”,延伸至对各种现实世界各种普遍现象进行思考,由点到面展开富有哲理的进一步思考,这就推进出诗的第二段。

第二段五个排比句中都包含着转折,有两重作用:一、“却”是转折,是形式与意义的脱离,“却”字前后,分别是形式以及本该由这现象形式所包含的真实意义;二、连用五个排比,借鉴了古典诗词“赋”的手法铺陈直叙日常生活的例子,表达了已经发展成一种普遍常态、随处可见的现实——人的行为与意义的错位甚至缺失真是的意义,导致的结果是:人的行为、社会的许多现象都流于形式,人的行为的目的只在于行为的表面,而剥离了其内在的意义,无人探究意义,于是本末倒置,虚有其表,真情实意、真理是非都沦为一种“表面动作”。五个排比句,读来重复,诗人借此加重了批判的感情色彩,所有的现象、行为动作都是一种“语言“,词不达意,或者言不尽意,或者索性失去了“语意”。此段是对诗主旨的明显递进和延展。

第三段是全诗主旨所在,一方面起到点题的作用——三个“或许”与诗的题目“或者”呼应,“或者”“也许”表达诗人对所“剖析”的问题答案的确定性;另一方面,又呼应第一段,作为“我”对雷声进行“剖析来路”,结果便是第三段的三个“或许”——充满不确定性,没有绝对的答案。人间(人类社会)比天(自然世界)更复杂,雷声或许在表现大雨将至这种自然现象上“言不达意”,然而人们却将人间万事表演得“入木三分”。“入木三分”一词用以反讽人们自以为是地陶醉在表面的真实,全诗的主旨在反讽中得以升华——为何诗人一番“剖析”之后还是不确定呢?也许这“剖析”本身也是“言不达意”的,所以只有“剖析”只是个单纯的动作,或者流于形式,即便把“剖析”演得入木三分,其实并未触及深意,所以并不能得出确实的答案来。



(来源:中国诗歌网,点评网友:豫小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4 20:11 , Processed in 0.0481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