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51|回复: 0

团结湖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8-8-15 2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团结湖

(作者:王季峰)


站台以自己为圆心,圈存住流浪的行人。
每一级台阶都在沉睡,与深渊作伴,把每一个陌生的脸庞照得
透明。水滩里的街道,在苦涩的喉结里被唤醒。熟悉的嗓音蔓延到发白的路灯下,
到街边小摊的桌角,到槐树滴落的雨水。柔软,让人睡得沉醉。

失衡的视线,越过结满青苔的车辙,被紧锁的铁门
遮蔽。流水的宴席,微醺的酒杯,节制的轻叹,直到车辆的尽头徘徊。
若隐若现的躁鸣将幻想的形状禁锢在手掌。呜咽的夏虫,从黑暗中凝望,
目光粘稠在暗的边缘,像是人类,穿透幻觉的墙。

似有似无的波纹,灌满长夜的空旷,在碎石间生根。
帷幕落下,隔断诉说与聆听,使每一次的对谈都捉摸不定,生出佝偻的影子。
回响在湖水侧面发生,不时摇摆的树桠,搅动着向内的念头。街牌远了,屋顶远了,
吵杂远了。宁静在平行线上延长,获得自己的质量。

每个转角都是沉默的寓言。屏息的瞬间,湖水与乌云的连接断裂了。
新生的光打破重合的梦境,稚嫩地生长在阴郁的裂缝中,窜进已经堕入枯旧的心脏。
啼啭着,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浮现出未来时刻——
重新体验生活!

点评


赠答酬谢之诗,古往今来都不稀见,从题材上,本诗并非有何独到之处。不过,以往的赠答酬谢之诗,多写得节俭、矜持,以用语之少来彰显友朋情深和分别意浓。《团结湖》一诗则一改以往赠答诗的简约笔法,用馥郁铺张的笔势来尽现心中的万千情怀,这就使它从惯见的欲言又止式的酬答诗中独立了出来。这首诗的表现优势,我总结为三点。一是铺叙之美。诗人将街道、入夜、湖边等时间与空间上的几番情采,都不吝笔墨地加以细致描摹、陈述与点染,让我们深深体味到与嘉朋欢聚时刻的内心波澜和情绪流踪。二是镜头之美。诗人并非启用无边际的想象来凸显情感,而是将情绪的波纹暗自缀入细致描摹的景观之中。对于场景的描绘,诗人简直有摄影家般的功底,他似乎自带了一盏聚光灯,以此照亮眼前诸景,并向我们作精彩展示,如这样的描述:“失衡的视线,越过结满青苔的车辙,被紧锁的铁门/遮蔽。流水的宴席,微醺的酒杯,节制的轻叹,直到车辆的尽头徘徊。/若隐若现的噪鸣将幻想的形状禁锢在手掌。呜咽的夏虫,从黑暗中凝望,/目光粘稠在暗的边缘,像是人类,穿透幻觉的墙。”诗人引领我们观看眼前的各种景色,甚至连夜间细碎的声音,他也让我们清晰地“看”见了。强烈的镜头感,将我们带入到景物深处。三是用语之美。这首诗有惠特曼式的汪洋恣肆,有一泻千里的表达魅惑,但铺陈虽多却并不显啰嗦累赘,纵横捭阖而不显散漫冗杂,可见诗人的美学功力是深厚的。


(来源:中国诗歌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7 00:41 , Processed in 0.05166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