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28|回复: 0

Hellraiser I:序幕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8-2-28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Hellraiser I:序幕

(作者:451½°F™  来源:豆瓣网)


对于已经成为Cult经典的作品而言,有些影迷热衷于得陇望蜀地假设如果有大资金的投入、后世高科技的辅助,会把电影的质量提高到怎样的更高度,但是关于Cult的一个悖论则是,一旦与“精致”、“大场面”之类发生关系便不成为Cult,录像机时代的VHS带粗糙的画面颗粒感,高速摄影机和手工粘土制作的特效,B级恐怖片漫天飞舞的番茄酱,偶尔出现的纯弦乐拉出的紧张主旋律和角色夸张而生涩的表演,无数的不完美成为了Cult片的标签和“典型性经典”。
在我看来,Hellraiser成为邪典的第一要素在于地狱世界的美术设计,以及“修道士”和“守卫”的造型,从作家转型到导演的Clive Barker看来颇善于把文字营造的恐怖用直观形象表现出来——相信他在电影中展现出的链条地狱、伤口都契合很多人噩梦中的地狱,更不用说经典的“修道士针头”了。如果把SM也看做一种亚文化潮流的话,Hellraiser的艺术设计真的可以戳中大多数人那块隐秘之地。


在几年前,我读过几本Clive Barker主编的译本,说实话中西文化欣赏上的差异让我并没有觉得这几本通俗读本有多少的恐怖美学上的价值,但是却离不开西方现代恐怖小说的总起缘——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人类一旦探索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就会被这种力量撕得粉碎。魔方的意义,与其说是“潘多拉之盒”,不如说是“克苏鲁之盒”,而且向左于西方文学中另一个著名的“浮士德契约”概念,相较于人类传统和可以理解的“与魔鬼立约”(一如黑魔法的目的),起码应该是向魔鬼汲取了凡人所向往的欲望之后,才坠入无尽的地狱;而Hellraiser的魔方则是一打开就收到肉体的折磨和痛苦(前几部的血肉横飞,后几部的幻觉与精分),用修道士的话而言,则是以肌肤痛苦之实最终达到“心身的愉悦”,弗洛伊德对于受虐狂的形成是如此的诠释:“如果当一个人处于一种困境而无法解脱时,意识就会让人逐渐爱上这种困境。”如此,修道士成为了弗氏最佳的诠释者。


而人性的欲望则永远是痛苦和罪恶的起源,也是浸淫在基督教原罪观中的恐怖主题的归宿。Hellraiser I中的弗兰克和爱丽丝陷于肉欲——以影片中提供的蛛丝马迹,似乎可以推论弗兰克需要利用魔方实现的是长生(青春永驻)和旺盛的性能力(这也是他能够控制爱丽丝最重要原因),爱丽丝则是先蒙于肉欲,而后爱情又用错了地方(由故事本身,还是应该相信爱丽丝是一个为了爱情和所爱的人赴汤蹈火的人,不知道这里是不是Barker对于爱情的一种讽刺),而她本身在整个故事里还是成为了牺牲品。除去这两个主人公,在故事中出现的所有人几乎都为了自己的欲望付出了代价(Hellraiser I中的欲望主要还是集中在肉欲上),被爱丽丝骗回家让弗兰克吸收的路人甲乙丙如此,爱丽丝的丈夫莱瑞也何尝不是(Barker选择了一脸邪气的Andrew Robinson扮演倒霉鬼莱瑞,却让神似Joseph Fiennes的Sean Chapman扮演罪恶根源弗兰克不知是为了追求什么效果),就算是最后幸存的克里斯蒂,也不能说是无辜的——某种意义上说,她打开了魔方,却和魔鬼讨价还价,用他人的性命(尽管是元凶)来交换,如同在传说中使用黑魔法又欺骗魔鬼的方士。(克里斯蒂的故事在续集中还不断延续,而且看起来将成为无间行者。)



看起来,Clive Barker对于Hellraiser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模型与设置,Hellraiser I只是一场序幕和一次小试牛刀的演练,但是却已经为B级恐怖片迷和后来者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角色造型,一次在没有CG条件下近于完美的亡者重生特效,另外在配乐和灯光运用中也颇具功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1 16:43 , Processed in 0.05091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