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288|回复: 0

《雪国列车》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2016-5-9

[复制链接]

272

主题

1

回帖

12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51
发表于 2016-5-9 12: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雪国列车》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当寇蒂斯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到达列车的第一节引擎车厢,见到了列车长威佛,并在手枪的胁迫之下与之进行了谈话。这时候威佛道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寇蒂斯原以为争取自由反抗奴役的革命,竟然是由威佛一手策划。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将其维持在一个低消耗的水平。威佛甚至邀请寇蒂斯接替年迈的自己,成为列车新的主宰,掌管人类命运。可是当寇蒂斯看到被绑架的幼童辛苦蹲在地板下面擦洗列车零件时,他被彻底的激怒了,之后将火柴交给了悠娜,最终炸毁了列车。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寇蒂斯,究竟应该如何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炸毁列车绝非明智的选择。影片结尾几乎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下一个黑人小孩和一个亚洲少女,在白雪皑皑的山峰上惊恐的望着北极熊。从实际出发,二人将不得不面临生存的严峻考验,因此依然无法离开残破的列车。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御寒之所,找到食物,水和其它生活必需用品。列车依然是人类唯一安全的庇护所,而一列破烂不堪的列车还能够提供多少物资来延续整个人类的命运?答案不言而喻。
没错,其实列车并不需要炸毁,因为革命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
让我们先来看看革命的目的。

寇蒂斯和最末一节车厢的乘客们,因为无法忍受恶心难吃的蛋白质块,和长期以来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孩子被强行掳走的痛苦而不得不选择革命。理由很充分,但诉求是什么?换言之也就是革命究竟目的何在?归纳起来就是争取生存权,人权,以及人身安全,这些当代公民所必须享有的权力。因此当末节车厢的群众占领了供水车厢时,老头儿曾经提出以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作为条件,逼迫威佛谈判,从而换取这些权力。但寇蒂斯却拒绝了,他认为革命还不够彻底,前辈们失败的教训使他深深坚信,唯有夺取列车引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切。他认为自由和权力不应当是自上而下的施舍给予,而是夺取和创造。毫无疑问寇蒂斯是最坚定的革命者,他铁了心要彻底打破这一切不平等,可是之后呢?对了,之后还需要重新制订一套全新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他一直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一名管理者,而举荐老头儿来担任,在这一点上他其实很有自知之明。
因为一切推倒都是以重建为目的,而绝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威佛对列车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问题。他根据票价将乘客分为三六九等,采用制造恐怖、血腥镇压和毫无理由的绑架儿童来管理末节车厢的乘客,只给予他们最基本的活着的权力。同时也采用个人崇拜的教育模式,和提供享乐的物质刺激,对上层车厢的乘客进行驯化洗脑。毫无疑问这种管理迟早要出问题。可为什么寇蒂斯在引擎车厢竟会因威佛的一番话而几乎动摇?为什么浴血奋战的他竟然会流露出脆弱哭泣的一面?
在革命尚未成功之前,寇蒂斯只可能想到如何实现对列车的接管,争取到末节车厢乘客渴望已久的权益。但当威佛愿意将至高无上的权力交给他时,只有当他换位站在威佛的立场上,才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以及管理这趟列车所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和所要面对的难题:如何确保列车系统的自给自足?如何满足乘客们的不同物质和精神诉求?怎样平衡各节车厢乘客之间的关系?怎样消除人口增长所带来的资源压力?


管理这趟末日班车,毫无疑问需要高明的智慧与手段,威佛提供了一个样板,他希望寇蒂斯继承那套管理模式,但是作为从末节车厢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人,寇蒂斯无法认同。事件的演变给了寇蒂斯当头一棒:在抗争过程中末节车厢的乘客被集体屠杀,他所领导的革命主体消失了,只剩下他独自一人,这使得革命的意义变得空无一物,也促使他最终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将人类的命运交还给了上帝。

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绝望,因为办法总是有的。
或许他可以选择接管列车,颁布条令破除原有特权,建立平等互助的基本制度。选拔技术型乘客以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职能进行统筹安排。相应的,也应当建立一套透明的监管机制。
或许他应当让所有人明确同舟共济的道理,使每个乘客根据自身能力大小做出相应劳动,并且获得认可和回报。如果引擎零件只有依靠 五岁儿童进行擦洗更换这唯一一种方法,那么至少要让他们和他们的监护人具有作出判断和选择的权力,而非被迫从事。
除此之外最为棘手的问题,将来自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与列车自循环模式所能提供的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他或许还需要改造车厢,加大生产,以获取更多资源。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矛盾,还必须密切关注车外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变化,做好一切准备建立走出车厢后的生活新模式。只有回归冰雪覆盖的广阔新世界,并在那里成功立足,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本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导演刻意营造出一个极端封闭但又不可或缺的生存空间,用一列飞驰在茫茫雪国中的列车,缩影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因为有限而恶劣的生存环境,才催生出了威佛意识形态下的统治与独裁,和寇蒂斯领导下的抗争与革命。然而威佛和寇蒂斯,以及雪国列车上的所有乘客,争来争去的也只不过是文明形态覆灭之后,剩下的那最后一口残羹冷炙。罪魁祸首其实是制冷剂CW7,是国际社会对于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激进做法,是人类肆无忌惮运用科技手段改造大自然的偏见与傲慢。
人类社会的自我管理如果有一天真的走到苟延残喘这一步,任何补救方法都为时已晚。而能否搭上那趟末日班车,对大多数人而言,将变得毫无意义。
     影片的灵感源自一本叫做《雪国列车》的法国漫画,同时也是改编于此漫画。原作漫画中的火车一共有1001节车厢,在奉俊昊导演看来,这个设定并不适合于一部科幻电影,最后其实影片中的列车只有500米。从这一点来看,其实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采用了“在冰封的末日世界里一列载着人类幸存者不断前行的火车”这个有意思的设定,而并非如原作那样有着周全的考虑,所以影片中的漏洞可想而知 。

《雪国列车》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本文出自 中国影评网 原文地址:http://www.mvshow.net/movie-3244.html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2 12:23 , Processed in 0.04896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