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39|回复: 0

低层视点反映最真切的人性温度 2017-09-05

[复制链接]

1943

主题

0

回帖

62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53
发表于 2017-9-5 16: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低层视点反映最真切的人性温度

——《敦刻尔克》观后



1.jpg

再惊天动地的战争,也是由一系列当事人的具体感受构成,比如敌我两军的对垒、进退、拼杀,或一往无前的攻击,或丢盔卸甲的逃窜。如果是军官,可能会涉及运筹帷幄的判断和观察,若是士兵,则琐屑到子弹是否卡壳,刺刀能否顺利出鞘等等,这些才是决定当事者情绪或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很多年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些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们对银幕上渲染的战争颇为不屑,以其亲身经历说明,在战场上的士兵多是根据命令拼杀或撤退,多数时候并不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不知道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甚至不清楚战斗的结果,输赢都是战后才能确认。即使是战斗英雄,其英勇、激奋,以及悲欢离合的情绪都在具体情境中,要理解、还原或准确表现,需要创作者从正常的人性出发,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忠实呈现。

从前我们看到的战争电影,常常是在用概念往敌我身上套,脱离了具体情境,英雄的豪气会变得虚假空幻,刻意营造的温情显得做作而肉麻。小时候,聆听过很多战斗英雄的报告,多是如何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之类,于今大多均已忘却,唯有一些具体细节念念不忘。比如,有位从朝鲜战场上归来的英雄讲到战后回国,当军列驶入丹东,他远远看到有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站在秋天的麦田边,这极日常的一瞥却让他即刻热泪盈眶。我们理解这些英雄,理解他们在具体情境下的人性流露。

诺兰执导的最新影片《敦刻尔克》让人看到的恰是战争的具体情境——那些冷峻,溃败,绝望,大敌当前的焦虑恐惧,当然也有希望与温暖,极为具体地凸显在每个士兵身上。

据说有不少影迷,尤其是铁杆诺兰迷们,都期待该片是诺兰导演此前惯用的鸿篇巨制,并想当然地认为,该片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反映参战国各方势力胶着的战争史诗。当公映时被美国电影协会分级定为辅导级PG-13(即13岁以下儿童需家长陪同观看)时,不少诺兰迷表示失望,因为他们希望这部战争片应该有着最极致的残酷血腥,最淋漓尽致的敌对冲突,似乎不如此就无法与那场大撤退、尤其是“大神”诺兰的影片一贯风格相匹配。

《敦刻尔克》没有常规战争片的路数,甚至与传统战争片大相径庭。影片葆有了诺兰此前所擅长的多角度宏观视野,以陆地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个角度,立体呈现了大撤退最焦点的部分。然而,影片的人物却没有选择高屋建瓴的视点,不仅没有出现丘吉尔、希特勒这样的巨头,连一般指挥官都鲜少出现,而是主要从士兵角度来体会和观察整个事件,这就让观众自然处在与人物相近的低视点——陆上的德军何时突破防线、海上救援船何时到来、空中的战机有多少参战掩护、士兵们有多少逃出生天的希望……诸如此类的疑问,成了无数的悬疑,没有人能知道,也没有人能回答。在无尽的未知视点下,再辅之以几乎贯穿全片的怀表滴答声、引擎轰鸣声、咚咚心跳声,让全片令人神经高度紧张和疑虑,观看就是渴望逃命的心路历程。

在如此视点下,观众与敦刻尔克士兵们一样,切身体味到置身其间的各种人性温度——挫败,沮丧,恐慌,为了逃亡的不择手段。没有对于舍生忘死英雄行为的渲染,没有刻意营造先人后己的谦恭礼让,而是冷峻描绘出战争中人性的脆弱一面,有无奈,有自私,有灰心放弃,有趋利避害,比如绝望的士兵成排涌向大海,宁死也不忍再受煎熬;为能提前撤退,抬着担架冒充护送伤员的医护兵;为了顺利起航,不惜威逼他人下船等等。无需狗血,无需拔高,无需煽情,都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呈现的是遥远的战争,映照的是每个人本能的精神世界。

看电影之前,我对二战时期这段“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真实历史基本上一无所知,我不希望观影前获知太多相关信息,尤其是影片的台前幕后,它们会干扰观看体验,影响对影片的客观判断。好在《敦刻尔克》没有拍成历史教学片,更无意于重现这场大撤退的前因后果,而是主要聚焦于士兵体验,他们在战争中的惶惑、焦虑、努力,所有情节都归结为一个悬念——能不能成功逃离。即使完全不清楚其真实历史,也毫不妨碍对此片的理解,通过那些具体细节,体味当时历史的特殊状态,甚而也许更能体会海滩上士兵们的生死叵测、惶惑不安。《敦刻尔克》当然是一部战争片,但更贴近内心的恐怖和悬疑片,观众自始至终置身于惶惶不可终日般的战争惶恐里。

实质上,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场接近丢盔卸甲式的狼狈溃败,是与胜利无关的大逃亡。然而,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自有其保存实力、变退为进,为反败为胜赢得转机的积极历史意义。通过英国海军和民众响应政府号召自发组织“无敌舰队”的英勇行为,成功营救了30多万盟军(超出计划十倍多),让一场不得已而为之的溃退,成为鼓舞英国人民永不言败的“敦刻尔克精神”。因此,其事件本身蕴含着深刻历史和现实意义,在电影中亦是最动人的亮点。

在影片中文海报中,赫然写着“当四十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你而来”,身处四面楚歌的强敌绝境中,英军军官用望远镜蓦然看到——茫茫大海中有数百只救援的民船正劈波斩浪奋勇奔来。身旁的副官问他看到了什么?军官回答说——Home!是的,他遥望的正是祖国的方向,而祖国的人民正驾驶着简易的木船冒着炮火和死亡前来救援。

《敦刻尔克》没有讳言或回避大撤退的溃败实质,该片最了不起之处,是始终保持着可信的低视点(即使最后表现丘吉尔对大撤退引申出的永不投降的“敦刻尔克精神”的概说,也是通过士兵看报纸的视角来呈现),并给这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注入了贴心的温暖和正能量。

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视点,自己要表现的生活和人群,以及期望传达给观众的思想精神。《敦刻尔克》以极简的写意式叙事,传神再现了那段惨烈的历史,让人温故而知新。正如影片偏后部分,撤退的士兵们终于踏上英国的土地,一位目障老人递上保暖用的毛毯时总不忘对每个士兵鼓励道“好样的”,有士兵惭愧地说“我只是保住了命,别的什么也没干”,老人却笑眯眯地回答:“这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17 17:05 , Processed in 0.05684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