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71|回复: 0

十三号剧院:为广州点亮一盏话剧的灯 2017-08-01

[复制链接]

1943

主题

0

回帖

62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53
发表于 2017-8-1 1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十三号剧院:为广州点亮一盏话剧的灯

王筱頔导演艺术暨院团发展管理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7年08月01日




    话剧导演、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董事长王筱頔。张建设 摄


   南都讯 记者朱蓉婷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为一座城,点亮一盏灯———王筱頔导演艺术暨院团发展管理”学术研讨会,昨日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举行。研讨会就王筱頔近十年来对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发展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

    会议邀请来自北京、上海、英国、俄罗斯、波兰等的国内外戏剧专家、名家到场,包括表演艺术家濮存晰,导演陈薪伊、罗锦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理喻荣军,俄罗斯功勋导演阿利莫夫,英国导演娜塔莎等出席。此外,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出席并与专家们共同商议广州话剧艺术的发展。

    “送票”无法培育话剧市场

    王筱頔出身于戏剧世家,母亲是知名戏剧家陈薪伊。1991年,23岁的王筱頔独自南下,来到广州话剧团,开始了导演生涯。她的戏剧作品横跨话剧、儿童剧、戏曲等多个领域,多次荣获戏剧类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导演奖”。

    在戏剧舞台下,王筱頔还是一名戏剧院团的管理者、经营者。2005年,时任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董事长的王筱頔,在最初接任担子时,曾向上级领导开出条件:一、允许在专项经费里支付创作人员的创作稿酬;二、不排演小品,不在没有剧场的地方演出。这两个看似“任性”的条件却是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年发展的必要前提。

    王筱頔和她的团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明确艺术宗旨的前提下,实现不间断的常规演出,首先保证经常有戏看,然后才能引导观众经常来看戏。在最初以周末剧场的形式实现常规演出的情况下,话剧中心并没有选择排“名头戏”“奖项戏”,而是在艺术宗旨的指导下,踏踏实实地排贴近生活的戏、排观照现实的戏、排观众爱看的戏。

    十三号剧院也因此成为广州唯一的能够做到常年演出不间断的专业话剧剧院,培养了一大批话剧观众并迅速在广州的演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独特的位置。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一直坚持不妥协的一件事就是,用低价高质的演出,坚持售票不送票的市场培育原则。”王筱頔和她的团队坚持认为,依靠送票进剧场,戏剧没有生存空间,这样的戏剧既不会赢得观众的尊重,也不会有发展的余地。

    会议上,嘉宾们对王筱頔导演在院团体制改革的年代里,对广州戏剧大刀阔斧的创新举措表示赞许。

    沙河顶的“戏剧后花园”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赖以生存的创作基地,是十三号剧院这个现有438个座位的小剧场。

    地处广州沙河顶这个批发市场混杂的民居间巷子里,这一直是制约十三号剧院发展的一个不可抗拒的不利因素。

    但王筱頔和她的团队认为,没有“名利场”,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在这里反而拥有了纯粹的理念、真诚的态度和敬畏的体验。

    王筱頔说:“十三号剧院为这座城市点亮了一盏灯,微弱的光亮吸引着人们在平庸浮躁的现实中获得片刻的宁静、优雅,在戏剧的光晕里寻求精神的高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3 12:40 , Processed in 0.05444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