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201|回复: 0

海因策唱的那些歌——《英俊少年》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6-4-23 17: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海因策唱的那些歌——《英俊少年》
海因策唱的那些歌
——看西德影片《英俊少年》

范达明

海因策是西德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主人公。他心地纯朴,对父母充满深情厚爱,时常唱着父亲教他的那首母亲生前最爱唱的歌;他诚实坦白,拾金不昧,弄脏衣服不撒谎;他意志刚强,只要外公一天见不得他那受诬而落难铁窗的父亲,他一天不叫一声外公;他行动果敢,只身跟踪陷害他父亲的走私犯,一往无前,似同一个真正的侦探。影片把海因策的形象塑造得那么可爱可敬,呼之欲出,使人看了深受感动。特别是听他反复唱那些原版的歌:无论是唱片商、游艺场游客、狱吏、女律师乃至街头的幼儿们,还是父亲、女管家乃至外公本人,即无论是外人还是亲人,听了他唱的歌的无不为之感动。海因策以他的行动与歌声,赢得了蒙受不白之冤的父亲的人身自由,也最终赢得了本来对海因策父子深有成见的外公的爱,赢得了所有影片观众的心。

其中海因策唱的那首《最后的玫瑰》是一首苏格兰世界名曲,也是一首他们家传的歌,是他母亲爱唱的因而也是深爱他母亲的父亲、外公诸多家人所喜欢的歌。可惜母亲生下海因策就去世,《最后的玫瑰》也就成了美丽年轻的母亲的最后的歌,成了家人们寄托对母亲的美好怀恋的象征。

自私、自负、贪富欺贫的外公本来就反对父亲娶母为妻,她的早亡使失去爱女的外公加深了对父亲的仇视,海因策父亲被外公的企业解雇,海因策父子也被赶出家门,上两辈人从此结下了不解之怨。

而大企业家的外公财富积聚得愈多,人的感情却也失去得愈多;从与海因策父子分开后,失去一切亲朋的外公性情更加乖戾,被人称为“恶魔”、“暴君”和“臭老头”。然而外公对于自己已故女儿的怀恋与海因策父子俩对于海因策已故母亲的怀恋是共同一致的,是不会改变的。海因策正是无意中以他恋母的歌声,唤起了外公内心深处由于贪婪财富与偏见所被埋藏、被压抑了的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海因策心灵与行动的诚实正直,改造了外公被扭曲与异化了的人性,使这位天上的“暴君”与地底的“恶魔”又复归到地面,复归到人。当海因策“指挥”着外公玩小火车、练长跑、捞鱼与骑马的时候,原先见不得海因策的外公,此时与海因策已结下了忘年之交,以至于在海因策因跟踪走私犯而几乎遇难的关头,能得助于外公的势力与警察的配合而脱险。影片中作为海因策的对立面所塑造的外公这位大企业家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在财富增殖下反导致人情贫乏的矛盾,这就击中了发达资本主义造成人性异化之弊病的要害,有进步性的一面。

《最后的玫瑰》等歌曲的歌词并未翻译,绝大多数不懂德语的中国观众为什么听了这些歌也能感动流泪呢?这是影片编导运用了无词的电影语言做了形象的注释——当海因策到外公家住下第三天给狱中的卡尔(他就这样称呼父亲)写信时,伴随海因策头部特写与歌唱的声音,影片叠印了一系列画面:家中自己房间内陈设的玩具和镜框中父亲的肖像,自己为父亲出门买的一本介绍加拿大的书和为祝贺父亲生日准备的蛋糕,红的玫瑰花,母亲的肖像,自己在母亲墓地前的献花,飘零雨点的池塘和风中的拂柳……这就从一开始为我们建立了歌唱与孤寂的海因策对囚禁的父亲与去世的母亲的怀恋的有机联系,给海因策的歌声染上了深沉、浓厚的感情色彩。当女管家带海因策到母亲生前的居室,他又唱起那首《最后的玫瑰》,一边望着墙上母亲的画像,一边对照着自己项链小盒内同样的母亲画像,女管家听得老泪纵横,觉得已故的海因策母亲又来到了眼前:而在暗处注视这一切的外公,也被大大触动了心灵。影片在这时的歌声中又别具匠心地切入了特写镜头:几片玫瑰花瓣掉落在桌面一本母亲生前打开的书页上,这正切合了《最后的玫瑰》这首歌的题旨,隐喻了在场人物对海因策母亲不幸早亡的哀怜与悲悼。

意味深长的是,像《最后的玫瑰》等这些歌被海因策贯串地唱在影片的始终,然而它们在海因策的歌喉中并没有被唱得凄楚悲悯、软弱低下;在寄托对父母亲厚爱深情的同时,展现的是海因策这个天真烂漫又知情达理的英俊少年同感情的挫折与厄运的不幸进行搏斗的主人翁进取精神(这具体表现,又如:因父亲蒙冤入狱而写信告诉父亲,希望自己当侦探——后来果然当了小“侦探”;在追踪到法国尼斯因语言障碍受骗而最后回答外公自己要学法语,等等)。这是诞生了马克思与恩格斯、贝多芬与歌德的伟大德意志民族固有的进取精神,内中有着高亢的激情与刚毅的力量;而正是这一歌声的激情与力量,使一个濒于崩溃的祖孙三代的家庭重归于合,当然,它也是使这一家庭以外的其他人(包括我们中国观众)因此而由衷地受到感动的原因。这中间是很有些值得我们中国电影工作者在拍摄儿童少年影片时借鉴的地方。



(来源:豆瓣影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5-12 01:03 , Processed in 0.04834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