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98|回复: 0

广东治水拟流域统筹与精细化治理结合2018-03-15

[复制链接]

2590

主题

0

回帖

83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396
发表于 2018-3-15 10: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广东治水拟流域统筹与精细化治理结合

2018-03-15 06:55 来源:南方网 谢庆裕



[url=]字号减小[/url]


[url=]字号增大[/url]


绘图:杨佳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

  广东近年大力治理的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练江、小东江等重点流域中,不少均属于跨市河流。如何以去年开始全面推行的河长制为抓手,发挥流域统筹,上下游联动的治水作用,也引起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作为茂名市的总河长,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市市长许志晖表示,茂名和湛江协同治理小东江的实践表明,通过对不同区域明确责任并协同共治,加快水污染防治效果明显。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谢庆裕 前方联动 肖文舸 吴哲

  跨界河交接断面水质纳入河长制考核

  小东江曾作为粤西地区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被省政府锁定为重点整治河流之一。在茂名和湛江等地的协同努力下,在省环保厅通报的全省“六河”污染整治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中,小东江是唯一连续两年实现年度水质目标的河流。“今年初,国家核查组到茂名开展河长制工作中期评估核查,也高度评价我们河长制落实得非常到位。”许志晖说。

  “落实河长制,我们下了很大功夫。通过机制建设落实到位,明确河长们的工作内容。上下游、左右岸每个河段的河长,任务目标都要非常明确。”许志晖说,按照“一河一策”要求,茂名全面开展侵占水域岸线、围垦湖泊、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等12项清理整治专项行动。茂名还是广东首个组织人大代表,对河长制工作进行评议的地市,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对实施河长制工作情况进行评议。组织媒体,对于问题河道、问题河长进行曝光。加大督查、问效力度,倒逼河长制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水系是连通的,岸上和水下是相邻的,只有以流域为单元,统筹岸上岸下、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进行系统治理,才能显著提升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各部门也要在河长的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省河长办常务副主任、省水利厅厅长许永锞表示。

  2016年底中央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广东也迅速贯彻落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印发的《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建立党政领导下的部门联动、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江河交汇处等水情复杂河段的系统治理、联防联控。

  记者从《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中也看到,跨地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已纳入各地级以上市河长制考核指标中。

  此外,我省还拟在跨区域的河段交接断面增加监测设备,通过对比跨区域水流在各个地域的进出水质来进行考核,以推动跨区域河流治理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位。

  综合整治与“一河一策”并重

  记者从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练江青洋山桥跨市交界断面主要污染指标COD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比2016年下降49.3%和35.7%。经过上下游联动治污,珠三角和粤东两条污染最重的河流水质有所好转,但我省要达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任务仍艰巨。

  “在治理这些跨行政区域的重点河流中,要流域综合整治与控制单元治理并重,坚持‘系统治水、多源共治’。”省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要流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联动治污,另一方面,各区域也要落实各自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将河流细化到控制单元进行精细化治理。

  近日在征求意见的《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度实施方案》显示,进一步细化河长负责的水质监测断面,将监测断面和水质目标落实到市、县、镇三级河长,使各级河长做到治水有责、治水负责、治水尽责。广东还将研究出台广东省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办法,定期公布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城市排名。

  全国政协委员、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鲁修禄表示:“目前珠江流域水质稳居全国前列,东江等主要江河水质保持优良”,“我们要保好水治差水,坚决打好广东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好的生态环境。”他提出,要深化企业主体和社会共治的环境保护新格局,建立健全流域间协调机制,切实改变“九龙治水”的弊端。既要进一步细化“挂图作战”,全流域统筹水环境治理;加大流域生态修复力度,同步开展岸上岸下治理措施。也要实施“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治理、验收和信息公开机制。“强化生态环保,不仅不会制约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6-14 18:59 , Processed in 0.06423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