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77|回复: 0

电影《芳华》7天票房近6亿 2017-12-25

[复制链接]

1943

主题

0

回帖

62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53
发表于 2017-12-25 15: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电影《芳华》7天票房近6亿

深冬时节,电影《芳华》迎来公映,片方一直着力宣传其中的“青春和理想主义”情怀,票房成绩也不负众望,7天累计已达5.8亿元人民币。但一部分年龄较大的观众则质疑该片的剧情是否真实合理,其艺术价值也一度引发网络舆论探讨。
12月15日上映的《芳华》由严歌苓编剧,冯小刚导演,讲述了1970—1980年代,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刘峰、何小萍等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满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此外,影片还开拓了新的观影群体——中老年人群。据调研结果显示,5.8亿元的票房中,45岁以上观众贡献了35%。有网友感叹道:“没想到一大半观众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电影演绎的正是他们的芳华吧”。
荆楚网发文指出,正是由于“情怀效应”,《芳华》才能成功把“50后”和“60后”的观众群体吸引进电影院,从而赢得票房佳绩。
“虽然年代不一样,但青春时的群体生活、那种朦胧的男女之间的爱慕以及和战友分别时的不舍,这些感情都是一样的。”各年龄段的网友在观影之后如是说。
此前电影在北京举办首映礼时,诸多影视圈人士纷纷来捧场。葛优表示:“电影中拍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原汁原味的青春。”范伟则感慨电影“情意浓浓,不同年龄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动。”
但一部分中老年观众对影片表现的“青春情怀和理想主义”并不“买账”,质疑其并非历史真相。
上世纪70年代参过军的浙江省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张斌就在微信公号“思想者内参”发文直抒:“我为什么不喜欢《芳华》”,她认为该片的剧情和内容完全不是当年的真实写照,“我们那个时代,人有错误有缺点,但人心是向善的,尤其是部队,更尤其是十几岁的女兵,善良、纯洁、真诚、上进是主旋律。”“人性之丑陋在这里(影片中)被描绘到极致,这还是我们的连队我们的战友吗?!”
微信公号“五山晚钟”也刊文认为电影“过于残酷”,“把一个个看上去很美好的肉体硬生生分隔成不同的阶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林丁丁、看似柔弱内心坚强的何小萍、将善良视为本能的刘峰,他们被投入时代洪流,没有一丝喘息机会”。
尽管《芳华》创出票房佳绩,但光明网从艺术的意义角度指出,“《芳华》若不能引发国人尤其是年轻世代对历史、包括整个系统的好奇与追索,而囿于感动与自怜,那么《芳华》的价值恐怕也仅限于票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6-26 10:45 , Processed in 0.05517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