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258|回复: 0

日本古代架空历史戏剧:郑成功得吴三桂帮助打败清军(三)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6-6-9 17: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日本古代架空历史戏剧:郑成功得吴三桂帮助打败清军

为了制止这种情况,明朝政府派兵捣毁了位于宁波近海双屿港的秘密交易据点,然而走私贸易却因此开始向东南沿岸扩散。其结果就是,日本人与华人结为一体,形成了一支海上武装集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倭寇。他们以九州作为据点,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展走私贸易,并掠夺其他船只。倭寇首领之中最为著名的无疑当属王直。他联合肥前的大名松浦氏,以平户和五岛列岛等地作为据点,主导着东海的走私贸易。

16世纪60年代末期,明朝的海禁政策开始趋于缓和,但是依然严格禁止中国商船前往日本。但是为了获得日本的白银,前往九州开展走私贸易的华人海商不减反增。除了之前提到的肥后的加藤氏和肥前的松浦氏之外,萨摩的岛津氏,丰后(今大分县)的大友氏等实力雄厚的九州大名们,也竞相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华人海商来自己的领内开展贸易。另外,除了上述伊倉和熊本两地,九州各地的商埠和城下町至今还保留“唐人町”这样的地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那里曾是16世纪末期到17世纪前期来到九州的华人的居留地。

然而,随着江户幕府开始实行锁国政策,华人海商的来航被限定于长崎一港,九州大名们开展的海外贸易也一并被禁止。不过在来到九州各地的华人海商之中,有不少人就这样留在了日本。他们根据自己祖先的郡望,给自己取了“江夏”、“汾阳”、“河东”这样的姓氏。

澎湃新闻:那么这些留在日本的华人海商是否有与当地人通婚?例如郑成功的母亲,据说就是九州平户藩人。这种九州女子嫁给福建海商/海盗的情况普遍吗?日本人如何看待郑成功?

中岛乐章: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虽然出生于福建泉州,但从年轻时候起便在平户生活,之后与日本女子田川氏生育了郑成功。除了郑芝龙之外,也有关于其他来到日本的华人海商与日本女性结婚的史料记载。在长崎设有被称为“唐通事”的翻译官一职,专门负责担任华人海商的翻译工作。从世系上看,这些唐通事之中就有不少是江户时代初期来到长崎和萨摩的华人与当地日本女性所生育的后代。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这一点,在日本也是广为人知的。尤其在江户时代,著名的剧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曾经写过以郑成功为主角的木偶戏(浄瑠璃),叫做“国性爷合战”,之后又被改编成戏剧(歌舞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这里的“国性爷”其实是“国姓爷”,也就是指郑成功受到明朝皇室赐国姓“朱”一事。该戏剧讲述的是“国性爷”,也就是郑成功,在其父母郑芝龙夫妻和吴三桂的协助下,与毁灭明朝的鞑靼(清朝)作战,最终攻陷南京,并成功扶持崇祯帝的遗孤登上帝位的故事。虽然故事内容荒唐无稽,但是郑成功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贸易霸主”的谢幕与遗迹

澎湃新闻:1853年黑船来航以后,日本逐渐对外开放,江户附近的横滨等地转而成为主要贸易港口。这对九州地区是否造成了影响?

中岛乐章:黑船来航之后,1854年,下田和箱館(今函馆)被开放为通商港口,为日本的锁国政策画上了休止符。1859年开始,横滨、长崎、新潟、神户、江户、大阪各港依次向欧美诸国开放。九州长崎港内,除中国与荷兰外,欧美诸国的贸易商船也开始来航,贸易量逐渐增加,但是横滨的贸易量也在急剧上升,并超越长崎,逐渐夺取了日本海外贸易中心的地位。从开港后第6年——1865年全国贸易额的占有率看,横滨的占有量高达总数的91.0%,而长崎只占总额的7.2%。

不过从明治时代开始,九州北部开始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地带。福冈县与长崎县不断推进煤矿的开发。利用日清战争(甲午战争)的赔偿金作为建设费,现代化的八幡制铁所于1901年正式开业。

另外,长崎又渐渐重新发展成为日本与中国、朝鲜进行贸易的据点港口。尤其是在1923年,开通了长崎与上海之间的日华联络航线,两港之间航程仅需26个小时,该航线成了中日之间的基础航线。

在2015年,福冈县、长崎县、佐贺县、鹿儿岛县内明治时代所建立的煤矿、制铁所、造船所、工厂等,作为“明治日本的产业革命遗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过,由于申遗时未曾说明这些设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存在强迫朝鲜人和中国人劳动的事实,一度在国际上引发争议。最后,在日本政府承认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这些设施正式被登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澎湃新闻:九州地区留下了哪些与中日交流相关的历史遗迹?最近这次地震是否对它们造成了影响?

中岛乐章:九州地区与中日交流有关的历史遗迹主要集中在长崎市。

江户时期的长崎有“三江帮”(江南、浙江、江西)、福州、漳泉(漳州泉州)这三个主要的贸易集团,他们都各自建立了华美的寺院。其中有一部分在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中被焚毁,不过战后又得到了重建。长崎郊外的悟真寺里设有唐人墓地,保存着江户时代以来许多华人家族的墓碑。此外,作为华人居留地的“唐人屋敷”里还残存着当时建造的土神堂、天后堂、福建会馆等等。在“唐人屋敷”附近,还有明治时代长崎华侨与清政府协力建造的孔庙。除了长崎,佐贺县的多久市里也保存着江户时代由当地大名所建的宏伟孔庙。时至今日,那里每年还会举行祭祀孔子的“釈菜儀礼”(释奠礼)

除此之外,位于五岛列岛的福江市里还留存着中国式的六角形水井和名为“明人堂”的祠堂,有民间传说认为这些遗迹与王直有关。另外,九州各地都残存着16世纪末期~17世纪前期来日的华人墓碑。如前所述,熊本县北部的伊仓港现存三处17世纪初期的华人墓,但是在这次的地震中有没有受到影响就不得而知了。虽然这次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熊本县,但万幸的是据我个人所知尚未有相关遗迹受损的报道。

另外,虽然与华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熊本市内的“唐人町”中,留存着许多传统的古民居和老字号。对于这些老房子是否在地震中受到损坏表示担忧。

(来源:凤凰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6-17 19:54 , Processed in 0.07322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