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157|回复: 0

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 2017-08-11

[复制链接]

7013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015
发表于 2017-8-11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
2017年08月11日06:21 来源:文艺报
       高深不论干哪一行,都得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人以文名。古今中外,有弄不清作者而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但却没有无佳作而流传于世的作家。我接触过一些读者,你跟他谈到李凖时,他说叫这个名字的人太多了,不知你说的是哪一位。当我说“就是写‘李双双’的那个李凖”,他马上就能接上:“知道的,知道的,他还写过《黄河东流去》《不能走那条路》……”也有相反的例子,你同读者谈到一位赫赫有名的作家,甚至还有一系列头衔,或得过若干奖项,再三向他介绍该作家的成就,读者硬是说不知道他写过什么大作。看来这位作家缺的是“立身之本”。

作家的知名度与其作品多少、得不得奖也没有多大关系。据说乾隆一辈子写了十万余首诗,中国人只知道他是个皇帝,却极少有人知道他写过什么诗。李煜写的诗词不到百首,至今不但被选入中小学课本,被音乐家谱曲传唱,还有一些专家专门硏究其诗词的美学特点。有人说他是辉煌千古的伟大诗人,错误地做了个皇帝。可见“立身之本”不在于作家平庸的作品有多少,更在于有没有高峰之作。

“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句话的分量很重。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走心的作品,它的声音既不陌生又独一无二,既是时代号角的一个音符,又是能够走进深微人心的曲调。它传递出时代的脉搏、作者的初心,让你感觉到它的别出心裁和独具匠心。在历史巨变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与过去已经迥然不同,在世界面前,中国人也挺直了腰板,扬眉吐气,昂首阔步。社会进步了,同时也会相伴诸多矛盾和问题。在各种新的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作家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以文学的方式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把握时代的主流,直面人生需要揭示和回答的问题。

        作家必须扎根生活、咀嚼生活,汲取新的生活营养,近距离地去感受时代的呼吸,要像医生用听诊器听脉那样去了解一个民族及其人民脉搏跳动的真实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老百姓的思想情感、梦想向往,才能在作品中表现出时代的脉动和人民的生命状态。这样的作家才可能“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然而我们的很多作家及其作品还做不到这一点,“立身之本”还没有立得起来。我们还没产生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更没有产生当代的李白、杜甫和吴承恩、曹雪芹。一些人靠炒作忽悠,靠拿个什么奖,靠研讨会上的几句溢美之词,立不了身,即使热闹一阵子,也长久不了。一个作家有没有立身之本,时间说了算,历史说了算。希望有更多的作家能够沉下心来,写出属于自己的高峰式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6-26 22:21 , Processed in 0.06442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