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207|回复: 0

一个吹唢呐的人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6-6-8 18: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个吹唢呐的人                                   李文俊

那是一个瞎子,我见他

憋足了气,尽管天很黑

我还是借着星光

发现他的脸发生了变化


他的两腮一鼓再鼓

终于把一些不能对人说的话

一下吹出来,刚开始是坐着的

后来索性站到凳子上


星空浩瀚,我感激

这个停电的夜晚,一切那么

真实,而又那么难以辨认

我和他是两颗互不相识的星星


他手中的唢呐,好像

被人咬下一块

发出的声音,也如西北汉子的哭泣

缺少点什么


我没有看清,村庄与棺材

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几个穿孝衣的人

与他的吹奏

显得和黑暗格格不入





推荐语:


从外观看,文本更接近散文、小说等叙实大于述志的写作路数,第一人称的启用,使心理活动、灵魂解剖与客观场景搅拌,动作细节、情绪氛围和性格刻画兼具,仿佛诗的特征正被有一定长度的叙事过程所替代。在“我”的潜对话与细致观照中,一个连接生者与死者的灵魂安慰者——吹唢呐的人,立体、鲜活地凸现在人们面前。双目失明的他貌似平静,实则内心喧哗不已,凄怆的旋律和投入的姿态即是有力的明证,他借唢呐把“一些不能对人说的话”酣畅淋漓地说出,其中凝聚着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多种意绪,那里有为逝者灵魂的导引送行,有生者对亲人的悲伤与缅怀,更有自己孤独、悲凉际遇不自觉的渗透。也就是说,对吹唢呐者片段、细节式的散点透视里,充满着诗人的悲悯和理解,因此它仍是情绪化的诗性叙事。微弱的星光、黑暗的夜、穿孝衣的人、村庄与棺材等特有的送葬场景,与冷态、低抑的叙述氛围应和互动,结尾几种“格格不入”因素的拷合,更加大了诗的情绪张力。在有限的结构空间里写好一个人,连一般的叙事性文体都会非常棘手,该诗却达成了事态、场景和情绪的三位一体,既有音乐似的流动,又有绘画般的凝定。当然,作品语言还可再精炼,诗味还可再足一些。

(来源:中国诗歌网,特邀点评人:罗振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6-2 04:37 , Processed in 0.07902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