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文化
查看: 208|回复: 0

为何中国没产生工业革命?与古人的一个习惯有关么(二)

[复制链接]

3696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17
发表于 2016-5-4 07: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为何中国没产生工业革命?与古人的一个习惯有关么
火炕的普及,与女真人可能颇有关系,他们占领华北之后,将此风俗传播开来。《元代社会生活史》认为,“火炕的使用,自辽金以来已经在北方地区普及,北方城市住房中有火炕,在元人眼里已不是稀奇之事。”明人张自烈《正字通》释“炕”:“北地暖床曰炕。”值得注意的是:炕在北方的普及很可能是12世纪后全国气候急剧变冷的结果之一,而它作为一种平民化的技术,又能很好地适应中国人的定居生活。
尽管如此,在近代采暖技术出现之前,东北的严寒冬天对普通人来说仍然很不好受。日本人小林爱雄1908年到访沈阳发现,虽然有些人家里有火炕,“在炕下烧火保温,但在穷人家里,可以说室内和户外没有任何区别”(《中国印象记》)。民国时期在东北的台湾人回忆,当时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挖煤、烧煤,不然家里会冷得受不了”,人们极为依赖取暖,以至于“满洲个人所得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冬天的取暖费,家家户户要烧土炭,让房子温暖”(《日治时期在“满洲”的台湾人》)。东北三省林木茂密、矿产丰富、田野肥沃,但在近代之前一直很少有内地移民前往,除了政治障碍之外,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这一层气候屏障。对穷人来说,“冻死”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采暖社会学
在未能获得保障的社会条件下,取暖是一项特权。一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饥寒交迫”、“冻馁之忧”这样的诗文中所透露出的,对社会的下层阶级来说,冬日里不能获得温暖正是他们所处境况最生动的写照。所谓“温饱问题”,“温”尚在“饱”之前。
秦代贵族及皇宫内更已出现壁炉(依靠烧炭)和火墙(筒瓦相扣成管道,与灶相连),按说已具备了火炕和暖气的雏形,但那是社会上层才能享用的。明清皇宫亦特意砌筑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火道,在炭口点火后,热气便可在夹墙内流动而提升屋里的温度。据传汉武帝时还设立有温室殿,供皇帝冬日居住,自汉至唐的历朝基本上都设有温室殿。宫内还常设有熏笼,自东汉起已有相关记载,往往制作精美。豪门到冬日甚至还有以人排列来挡寒的“肉屏风”。明末宫中每年用薪柴1300万公斤,木炭600万公斤,按3斤柴烧成1斤炭计,则共须薪柴3100万公斤;当时宫中约有宫人9000多人,折合年人均消耗5立方,是普通人家的五倍。即使在今天,能源消耗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贫富,以及社会中的阶级不对等:1970年,美国平均每户居民耗用相当于12吨煤的能量,而在印度,人均耗能仅仅相当于1/5吨煤。
那贫民的生活又是如何呢?1816-1817年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华,在抵达北京近郊通州的蔡村时,他们被一群极为贫穷的村民围住,随行的医官ClarkeAbel记载:“他们住所的糟糕程度,超出了在英国可以想见的任何一种可能。房子用泥土搭盖,隔成没有任何家具的几间屋子,墙壁上几处漏洞透着风,使它们看上去更像是野兽栖身的洞穴而不是人的住所。土房的这种状况,加上衣服缺乏,在夏天可能还不大会使人遭罪,可是中国这一地区的冬季既漫长又寒冷,居民们没有好的御寒条件,肯定要遭受极大的痛苦。”
对居住在寒冷地带的穷人们来说,必须极其谨慎地使用手头仅有的那一点燃料,杨懋春在写到民国时期青岛近郊的一个村庄时特意指出:“绿肥很少看到,部分原因是缺乏无机燃料。用作燃料的不是煤和汽油,而是树枝和树叶、麦子和其他作物的秸秆。虽然该地区几乎群山环抱,但木材仍然很珍贵,不能当柴烧掉。任何不派其他用场的植物都被小心地收集、保存起来,塞进厨房的灶头里。”(《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穷人们多会尽可能地使用那些不需要花钱买的、可循环的有机燃料,按《明代社会生活史》所言,“大体说来,明代炊爨所用柴薪,吴人烧草、禾秆,淮人烧荻芦,北方人烧煤与牛马粪。”
在北方严寒而草木稀少的地带,最环保的燃料则是牛马粪。早在秦汉时人们可能已偶尔用牛粪作为燃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北战乱之后野生林木不足供应,也采用牛粪作为燃料,如《齐民要术》卷八《作酱等法》第七十说:“取干牛屎,圆累,令中央空,燃之不烟,势类好炭。若能多收,常用作食,既无灰尘,又不失火,胜于草远矣。”近代华北居民仍多如此,竹添进一郎1876年到中国,发现在直隶“东北州县,概乏薪炭,掘草根以给爨炊,或拾马矢,曝干代炭以御冬。因思余客冬过山东,每寝炕上,臭秽冲鼻。问之,曰爇马矢取暖也”。冈千仞1884年在天津也听说,承德一带“野皆青草,不见一树木。至冬,燎马粪取暖”。在西北地区也一样,此类记载不胜枚举。
并不只有中国人才这样,根据A.RogerEkirch的《黑夜史》(AtDay’sClose,2005),在工业化之前的英国,“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百姓,只能用牛粪和马粪来代替其他必须花钱才能得到的燃料。每当到了温度急剧下降、泥煤供应不足的冬季,牛马粪的需求就会增加。”
贫寒阶层的人们很难专门花钱去购买燃料,所以除非取暖的薪柴唾手可得,不然他们只能挨冻。在1789年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巴黎,每到冬日,巴黎的富人都会在自家宅门外生一堆火,供穷人们每晚6点到凌晨1点之间烤火,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救济方式。穷人要得到温饱,向来不易。
燃料:薪炭与煤
壁炉、火墙、烧炭、火炕等取暖方式,都离不开使用燃料来生火。在化石燃料占优势之前,森林是人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在冬季尤其可以提供不可或缺的薪柴。仅薪柴一项,历史上便毁灭了无数森林。据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研究,唐代长安年人均耗薪柴550公斤,相当于每天1.5公斤,如按1立方木材为0.6吨计,大致年人均消耗1立方薪柴。1982年全国林业统计,每亩森林的林木蓄积量为4.7立方米,赵冈由此推算,到晚清时期,按1848年4.27亿人计算,仅薪柴一项每年就要毁林9090万亩。年消耗4.27亿立方米这一数字是惊人的,现在全国森林年均采伐量也仅有3.34亿立方米。
(来源:凤凰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方现代文化论坛 ( 粤ICP备2022009442号-1 )

GMT+8, 2024-6-2 14:27 , Processed in 0.05819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