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其乐@陕西中医药大学 发表于 2018-10-9 22:29:45

兄弟连研究笔记:We Stand Alone Together 2018-10-9

兄弟连研究笔记:We Stand Alone Together
看了十四遍英文版的碟片,一遍中文配音的电视,两遍英文原著,五遍中文翻译本,浏览了101空降师的网站,Winters、Roe等人的个人网站,还参考了若干二战史、D日空降、诺曼第登陆等历史的专题网站,以及部分演员和导演的个人网站,听了近40遍电影原声CD——我想我是绝对够格站在这里评论这部伟大的电影——由此叫做“研究笔记”。
 ——题记

电影
喜欢看战争片,一是宏大场面吸引人,二是其间那些充满血性的人物形象。从小看国产战争片,看《万水千山》、《南征北战》、《大决战》……长大一点看《Platoon》、《Saving Private Ryan》,但没有什么电影能跟《Band of Brothers》相比。毫无疑问,它是最棒的。
说它是电影,无愧于这个词。八位顶尖导演,包括Tom Hanks本人,都有极其出彩的表现。动用的人力物力都是大制作电影一级的,在演员和细节方面也是精细到大片的级别,只是长度上比一般电影长了许多。所以它虽然参加艾美奖的评奖,但我认为它还是应该属于电影的范畴,更何况全程都是胶片拍摄呢。

历史
二战和越战是美国战争片的主要题材。越战方面有Oliver Stone的三部曲和Francis Coppola的《Apocalypse Now》,都是经典作品,甚至在戛纳柏林电影节上都拿了大奖。二战方面则传作不多,Spielberg的《Saving Private Ryan》差不多是唯一的大制作,当然,还有若干年前的《Tora,Tora,Tora》。《Band of Brothers》则是《Saving Private Ryan》一片的延续,无怪国内某些媒体一直将它以“《拯救大兵瑞恩》电视剧版”的名头宣传。相同的视角和相似的导演风格,《Band of Brothers》在国内的宣传一度借了《Saving Private Ryan》的声势,但这两者又是显著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历史观上。
还是先说点战争片的问题。叫好又叫座的战争片总是把视角放得尽量低,从战士的角度近距离地感受战争,体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暖。这里可以一直讲到源自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问题,西方哲学世界观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关注人——以此区别于同样是主旋律电影的国内绝大部分电影一味关注将领指挥官的所谓“大场面”。注意《Saving Private Ryan》片中的马歇尔只有不到两分钟的戏,此后最高阶的军官即是上尉Tom Hanks。而《Band of Brothers》中的最高军官Sink上校也只是个小配角,主要的戏份都是些大兵们——还是观念不同。历史是谁创造的?大家都背过,我就不说了。
Stephen Ambrose,《Band of Brothers》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二战史专家。他在书中即说到,写这部书就是想要从细节反映战争的大局。极其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使得《Band of Brothers》在整体风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历史原貌。而这些都归功于Ambrose对101空降师506团E连士兵们长期的采访。
《Band of Brothers》明显区别于《Saving Private Ryan》等其他二战影片的一点就是对德国和德国军队的态度。借片中“Professor”David Webster之口,向观众传达着“德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我们只不过恰好站在了敌对双方”这样的新历史观——同时我们看到了2004年德国领导人也被邀请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所以这是美国等国重新审视二战历史的一个表现——谁说人家的电影不反映意识形态?只是手段比较高明罢了。

改编
101空降师,“啸鹰”部队,美国的王牌部队。也是“有光荣优秀革命传统的部队”。二战的时候仍然是种族隔离制度,所以队里没有黑人(而非某位影评人说的那样是故意设置)。这支部队最富传奇色彩的经历就是在比利时Bastogne守卫的几天,打赢了一场几乎没有胜率的战役。同时,伞兵本身也是一个极富视觉冲击力的题材:上百架飞机起航,茫茫夜空中俯瞰海面上万舰齐发,荷兰晴朗的天空下的神兵天降——只有这个兵种才有眼福。
E连里的骨干是士官们,从列兵升上来的士官,还有倍受爱戴的Winters连长。自然,以前的连长Sobel上尉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虽然他很令人讨厌。《Band of Brothers》的原著是一本访谈性质的多人回忆录。散文式的叙述从细节铺陈出一个宏大的场面,人物则是从多角度的互相描述的言语中塑造的,整个结构无疑就是《水浒传》的结构。而改编起来则颇费劲,因为稍有不慎则会使整个结构松散。但《Band of Brothers》的编导无疑是很成功的,除了第1、9集之外,各有一个叙述的中心人物,保证了故事的连贯和相对集中。又是《水浒传》的结构。不知道是有意借鉴还是不谋而合,但这的确为多主要人物故事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方法。
然后发现,第一集被Sobel上尉找碴的几个人,恰恰是2-8集的叙述人物,这是看到第三遍才发现的,不由得会心一笑。

镜头及导演风格要素
每集开头的老兵访谈呈现出一种独白效果,大略揭示了这一集的主要内容。而央视为了使每集影片长度一致进行的剪辑实在是不成功,在此不提。而正是这50-65分钟不等的影片才呈现出多样而统一的导演风格:真实。一是细节真实,再就是情感真实。
细节方面就不多说了,许多相关报道已经十分翔实,本片在“还原历史”的方面做的工作几乎无可挑剔。而在情感方面的处理则涉及到对战争观念的问题。《Platoon》中展示了士兵面对战争的恐惧,《Apocalypse Now》中则是探讨战争对人的异化,而在《Band of Brothers》中有更充裕的时间任导演发挥,更好地“弘扬主旋律”。士兵可以英勇,但他们从不渴望战争。他们知道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但他们仍是渴望远离硝烟。第十集,德国将军投降时,说道:“你们都有权利享受平静和幸福的生活”就是一例。而在影片中,导演处理主要抓的就是这种情绪。战斗时可以不怕死亡,不怕流血,而战斗过后却体现出人最脆弱的一面。这次让观众觉得,他们也是人,而并非脸谱化程式化的纸上英雄。
战斗场面多用手提摄影机,晃动的长跟拍,或是充满张力的剪辑。增加速度感和紧张感。第五集尤其漂亮,加了颗粒感降了饱和度的画面,加上手提摄像机的长镜头,再用剪辑与深夜里Winters写报告的段落形式强烈对比,战斗的惨烈和Winters的后怕写得栩栩如生,而Tom Hanks作为导演也露了一把大师手笔。大段的不稳定镜头和粗砺的画面的确是在挑战观众的视觉,而他巧妙地结合进平稳的画面加强对比,处理得举重若轻。而Winters独自冲过堤坝那一段镜头已堪称经典:内心活动成功而准确地被外化,准确的摄法和镜头调度。第五集是整部影片中的一抹亮彩。
第七集,惨烈的Bastogne战役之后,Lipton在教堂里清点人数。一面是唱诗班,一面是E连的弟兄们。圣诗中,Lipton默默回那些牺牲和受伤被送回后方的战友。镜头缓缓滑动间,那些士兵逐渐隐去,留下空空的座位。最后教堂里剩下不到一半的人——带给观众的震撼已不是几具尸体和残垣断壁的那种效果一个级别的了。如果说第六集,Dr.Roe在战线上左奔右走,看到战友被炸得血肉横飞,还有那个近似屠宰场的前线医院——那是直接描写。而这淡淡的一笔间接描写,就把那些惨烈场面全部抚平,但留下的伤口却是久而持续的。
第九集,《Why We Fight?》给出了一个理由,观众需要的理由。因为我们尊重敌人,那么必须要一个战斗的理由:拯救这些犹太人。这又是主旋律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开篇的那个长镜头,两分四十秒,精心的排练和严谨的调度,展现了战后德国的颓败景象。提琴四重奏的贝多芬则给出了镜头的运动节奏,在揭示环境之后镜头找到E连的战士,才开始切分镜头,进入故事。故事结束,提琴手关上琴盒——环形结构。有点《Schindler’s list》的意境。我记住了这个导演叫TonyTo。
第十集,德国将军投降时那一段演讲真的是经典之作。导演太聪明,让Liebgott一边翻译,连字幕都不用打。但这段台词确实经典至极,用德语的效果也极好,丰富的破擦子音呈现出雄壮的效果。这段绝对可以打满分。而最后一段,棒球场上一群阳光大兵的场面,又显出导演和编剧的精湛功力:Winterst几句话就交代完了《Band of Brothers》原著上的最后一章“战后生活”,这原在意料之中,但Winters就太辛苦了,镜头调度是他讲到一个人时正好是这个人的一组升格镜头,由此他必须控制好语速——可以想见这段话他读了多少遍。而最后卡得分毫不差,辛苦辛苦。高昂的声音展示出对战后和平生活的渴望和重新开始生活的希望,而镜头里,奥地利的蓝天白云,阳光小伙,一声脆响,棒球直冲云霄。

但愿战争就这样,飞得远远的,不要再来。

表演
《Band of Brothers》刻意没有启用Tom Hanks之类的大牌演员,不过入选演员的表演还都属上乘。部分演员,如扮演Randleman的Michael Cudlitz和扮演Nixon的Ron Livingston甚至在外貌上都与原型十分接近。Amy奖上,这群“士兵们”个个身着黑西装,簇拥着监制Spielberg和老连长Winters本人,在《BandofBrothers》的主题音乐中踏上领奖台——那一刻真的很感动。
这个时代还是有英雄和英雄主义存在的。

最主要的演员,连长Winters由好莱坞演技派演员Damian Lewis扮演,03年他在《Dream catcher》中有尚佳表现,一人分饰两角,而且处理的非常准确。在《Band of Brothers》中演Winters,除了外形略有不足,其余皆准确。营部高级参谋Nixon的扮演者Ron Livingston一留上胡子,简直分不出他和照片上的Nixon,而且这个Winters的有点坏脾气的酒鬼朋友被他发挥得很好,尤其第九集那段:“She hates that Dog!”极其精湛。铁血连长Speirs则有些不够力度,直到第十集,对德国脑科大夫和I连酗酒闹事士兵两场戏,才把他的性格充分展示出来。尽管之前枪杀德国战俘一场已是很能说明问题,甚至套用了《罗生门》的结构,但Speirs这个人在第七集之前就如同消失了一般,这是不应该的——放到第十集,对整部片子来说还算不晚。
我最喜欢的几个演员反而不是大牌。Donnie Walghberg,扮演军士长Carwood Lipton,老成持重,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就喜欢这个角色这个人物这个演员,呵呵。人物本身的魅力吧,正好是我喜欢的那种性格。Rick Gomez,扮演George Luz,无线电兵,最滑头的一个,就他的节目多,淘气得像自家的小兄弟,感觉特亲切。Eion Bailey扮演Webster,哈佛大学文学系学生,作者的代言人——他随时提醒自己作为一个观察者,拒绝担任任何官职,只作为普通一兵去观察和体验战争。而他往往以敏锐的眼光和精确的笔法展示着人文思考——中心思想往往在这里点明。这是书里的Webster,最关键的人物。但影片中做了弱化,为了配合整部电影的风格,不可能总是让这个哈佛小子在耳边喋喋不休——所以片中评论者的角色更多地落在了Winters肩上。但Eion Bailey的表演还是很不错,至少人长得比原型帅,呵呵。

音乐
Michael Kamen的大手笔。电影原声CD中选了20首曲子,大部分比较经典,在我的广播节目里也经常用到。片头很不错,人声的合唱烘托出了史诗效果,在艾美奖、金球奖的颁奖礼上再次听到这首曲子都是带来莫名的感动。后来军训完了做Flash宣传片,用了这段配乐更是博来满堂红彩和两个我认为是最褒奖的字:感动。
Kamen在这部片子里动用了单主题加多情景的配乐模式,主题有三个变奏,在第一集机群起航那段,加上隆隆的螺旋桨声,显得尤为壮阔。战斗场面则是常规套路,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几个情景写得尤其好:Boy Eats Choclcote,第四集《Replacements》,在荷兰的夜里,小男孩吃着巧克力,一句句钢琴缓缓流过,真诚而宁静。Headscarf,第六集Roe医生给“Babe”Heffron包扎伤口,找绷带的时候只摸出已牺牲的女医生Renee的蓝色头巾——那个跟他一样曾经面对鲜血和死亡的姑娘,那段战火里的短暂爱情的象征——而他只犹豫了一下,就扯开头巾给Babe包扎。还有“Buckin Hospital”,Malarkey和Compton连失去好友,最后Buck终于垮掉被送回后方,Malarkey在冰天雪地里送他。一段极其悲凉的弦乐,把情绪烘托的极为准确。还有刚才提到的那段四重奏:最后一曲Austria,洋溢着喜悦和幸福,士兵们在奥地利的晴空和原野上享受着宁静——曲子里可以听出阳光的味道啊。
那种真切的,触手可及的幸福……

只差一首曲子,E连的连歌,或许是101空降师的战曲,《Blood on the Risers》,我宁愿译成“伞兵之歌”,一首调侃伞兵的“军营民谣”。第九集里弟兄们曾一路高唱,收到了这收歌就完美了,曾经特别想找这首歌,最后终于从美国西点军校的合唱团主页上下了一首。呵呵,好玩。

本来想写个长篇大论的,可动笔写写也只有这些。因为太过熟悉了吧,以至于写不出来了。整个7月都是在《兄弟连》里度过的,后来一激动跑到军品行订了一个身份牌,晚上睡觉都舍不得摘下来。梦里也是战火硝烟。从此在设计上喜欢用黄绿色系,而且军绿色成了主色调。军训时也极为买力,跑操的时候都大喊:“Currahee——We stand alone together!”呵呵,看得热血沸腾,更何况我军训分在5连呢——Easy Company,笑。
然后在未名上注册了一个马甲。Cub(CarwoodLipton)。签名档则是Lipton在第十集的片尾引述Shakespare在Henry5th里的话: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We in its hall be remembered
We lucky few
We band of brothers
还有Lipton的两句话:For he who today shed his blood with me,shall be my brother.

现在差不多是《兄弟连》的狂热Fans了吧。
为什么呢?
因为那句话:“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没机会当兵也算一个梦想吧。也就看看电影当过瘾吧。
才知道责任不是空话,爱国不是说法。
才知道团队、热血、兄弟的另一含义。

感念于教堂的烛光和圣诗,感念于白雪疆场上的圣诞歌,感念于奥地利的田野和阳光。
感动于这支“我们孤单,我们并肩”的传奇队伍。

梦里我是军士长Carwood Lipton,冒着德国人的满天炮火,和弟兄们一起战斗,我从诺曼底和艾因德霍芬的天空降落,我在巴斯通的雪地里彻夜守备,我在奥地利的原野上接受德国老将军的庄严投降,我在阳光下棒球场也穿着背心晒着太阳看着兄弟们打球。
还有欢笑,还有梦想。关于明天幸福生活的梦想。

2005.2.11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yinxiang/blog/29846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兄弟连研究笔记:We Stand Alone Together 201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