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佚 发表于 2018-6-21 11:19:10

端午祭:屈原是谁? 2018-6-21

端午祭:屈原是谁?
孙继胜 于 2018/6/18 8:38:0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各种传说。

    当然,最主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

    1.

    故事的发生大概是这样的: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贵族出身,时任楚国三闾大夫。可不是看病的大夫啊,人家三闾大夫是官名,分管科教文卫,正经属于班子成员。

    同时,屈原还是文艺界公认的浪漫主义诗人,辞赋泰斗,工作之余办班带了不少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芈月传》里芈月的一号备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还有“貌若潘安,美如宋玉”的那个著名美男子宋玉,都是屈老师辞赋培训班的优秀学员。

    学生这么出名,老师当然更加牛逼。屈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胸藏锦绣,腹有良谋,在任期间,曾数次献治国方略于楚王,可惜楚王不以为然。

    屈原是个倔脾气,你不听是吧,我就不断进言,没完没了。最后把楚王给逼急了,将屈原贬出了京城。

    屈原报国无门,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从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郁郁寡欢,终日靠饮酒排忧。

    一日在汨罗江畔被渔夫看到,见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醉眼朦胧。惊问:“大夫何以沦落至此?”屈原长叹一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不开心啊。”渔夫说:“既如此,何不随波逐流?”屈原脖子一梗,以45度角仰望天空:“切!那岂是我辈所为!楚王傻逼不听我的话,早晚必死于秦王之手,老子不跟他玩了,先走一步”。

    言罢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条完美的曲线,愤然投江。

    那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渔夫赶紧喊来百姓,划船打捞屈原,连续几天,一无所获。渔夫说会不会被食人鱼给吃了呀?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大家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喂鱼。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屈原投江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楚国人性格之刚烈,之固执,之倔强,之想不开。

    当然,屈原那天酒喝的有点多,投江也许是一时冲动,也许是酒后失足。但当楚人山河不在,国破家亡之时,却给世人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狠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数年后,一语成谶。

    前有陈胜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揭竿而起,后有项羽西楚称霸挥师伐秦,最终刘邦入咸阳,开创400年大汉基业。这三位无一例外都是楚国人,楚人的非同凡响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左传》中说:“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除此之外,屈原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还体现在他的文学造诣上。

    尽管《离骚》通篇兮来兮去晦涩难懂,除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外,我赌5毛钱的,很少有人还能背出他的第二句诗,但这并不影响屈老师以楚辞鼻祖的身份享誉诗坛。

    在屈原之前,所有的文人只叫做文人,屈原的《离骚》问世之后,文人们从此有了一个更文艺更贴切更响亮的名字:骚客。

    3.

    有什么问题吗?没毛病啊,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

    其实,端午节除了最主流的为了纪念屈原投江之外,还有很多种说法。

    有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有说时为了纪念孝女曹娥的;有说是纪念介子推的;还有说是纪念越王勾践的。

    对于各种历史人物纪念说,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

    尤其是屈原。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在这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闻一多认为,端午节与任何名人无关,它源于古越人对龙图腾的崇拜,是祭龙祖的日子。

    还有人认为端午来源于夏至节气,或者来源于恶日避邪。

    因为年代过于久远,端午节的真正起源已难以考证,不管哪种说法,只要你能引经据典,再拉上几个名人站台,听起来似乎都有些道理,把我们后人都给整蒙了,总觉得这几年粽子吃得不明不白。

    4.

    其实,端午节究竟起源于什么并不重要,反正记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就对了。

    然而,就在2005年,一件让国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的友好邻邦,韩国思密达居然将“端午祭”作为韩国传统文化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而且,居然就通过了。

    对,人家也是过端午节的。

    这下中国人不干了:没搞错吧?全世界都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怎么就成了韩国的文化遗产?你们收了韩国多少钱啊?腐败问题难道已经蔓延到联合国了吗?强烈抗议。

    教科文组织说别瞎抗议啊,这种事你们得自己申报懂不懂,你们自己不申报被别人抢走了怪谁?赶紧吧,再不申报,搞不好过两年连麻将都是韩国的。

    2009年,中国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三省联合,打包申报。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5.

    世界就是这样,你了解的越多,困惑和烦恼就越多。

    韩国抢注“端午祭”非遗项目还不算什么,真正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民国学者廖平和胡适的观点,他们一直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

    胡适在1922年《读楚辞》一文中写道:“屈原是谁?……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 ”

    这并非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屈原的任何记载。如果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史书上不可能空缺。所以,司马迁很有可能是根据道听途说写了个《屈原列传》。而所谓《离骚》,应该是楚国文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就是说,屈原这个人根本就是虚构出来的。

    卧槽,这太颠覆三观了,老子之前的历史都特么白学了吗?

    6.

    克罗齐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胡适的表述更直接: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怎样描述,完全取决与统治者的意愿。你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至于历史的真相,你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

    哎呀,你们都把我给说乱了,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端午节明明就是纪念屈原的,我们以官方意见为准。大过节的,我们应该弘扬主旋律对不对。

    滚滚汨罗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当千年往事成为一团迷雾,当空气中又一次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忆往昔,如果史上真有屈原那华丽的一跳,那么,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芒。

    他不但用生命诠释了中国传统文人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信念的执着,为楚人的辉煌历史谱写了最为华彩的篇章,居然,还为后代的我们赢来了一天宝贵的假期---------惟楚有才,善莫大焉,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后人缅怀,万代景仰。

    至于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好好吃你的粽子,别问那么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祭:屈原是谁? 201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