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19 发表于 2018-4-8 11:19:16

关于清明的由来,据说来自于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 2018-04-08

关于清明的由来,据说来自于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
   晋文公重耳当初流亡国外,介子推是随行的大臣之一,流亡途中,一次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饿的没有了力气,站不起来,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流亡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国君,是为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没有像他人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哪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晋文公后来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悲痛万分,在安葬介子推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行至坟前,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清明的由来,据说来自于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 2018-04-08